案例研究的作用
(2021-10-26 01:38:55)
标签:
科学教育 |
分类: 课题专栏 |
案例研究的作用
现在管理学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没有一个能够让中国学者认真地、独立地开展研究的方法,即便是案例研究方法,也已经被实证主义给污染了,甚至一些案例采取的思维,也是证明已有结论的思维,学者们已经没有了发现问题的能力,他们发现的问题是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
科学史表明,当实验和统计学进入人们的思想过程,科学才算真正的出现,原因是它们具有“发现”的能力,但是,现在管理学界还有人使用这些方法吗?大家都嫌弃这样的方法太过传统,用的都是新方法,却没有什么发现。实验方法和统计方法,这些凡是能够揭示问题本质的方法都被中国学者丢弃了,那还能够做研究?还有什么原创性研究呢?今天的中国管理学者对世界的贡献几乎为零,应该就包括这样的原因。
学生不愿意使用这些方法,是为了可靠毕业,因为他们参加答辩时,经常是答辩老师不允许辩,老师们判断的理由多是“对”与“错”,而不是结论的“新”与“旧”,即便没有什么发现,或者假装说有一些发现,老师也可以给过,但如果说有重要的发现,比如说发现“20%顾客带来了80%的利润”,老师们可能也看不出这种发现有什么意义,甚至说,我们早就知道。而用实证方法,尽管要做大量的数据调查、整理与计算,也需要大量投入劳动,但是毕竟不会在文献综述时不会没有概念来源,也不至于出现原创性研究歧义,所以,博士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实证上,或是找到一些肯定正确,或者不说也可以的结论。答辩也好,外审也好,发表期刊论文也好,都是这样的趋向,结果是,论文看与不看都差不太多,读书与不读也差不太多。一些人物变得知名,多是因为能够在那些知名的杂志上发表文章,如果让发文章的这些大伽们,讲讲自己到底有什么独创的观点,恐怕会卡壳,因为大家的成果都是资料性的,没有什么观点的区隔或者是对某些观点的挑战,说与不说都差不多,讲的似乎都是不需要论证的废话,所谓的新的,前沿性研究,多是多国外弄来的新理论,也有一些是和大的方向保持一致的政策解读,例如“大湾区”研究。
大家现在都为这个问题而苦恼,甚至高声断喝,但是大家谁也没有改,继续沿着这条轨道向前铺设,有点积重难返的意思,原因是博士们如此,晋级职称后又带博士和硕士也是如此,代代加强,形成了群众效应,没有纠正的社会文化基础。
有一个力量暗中助推,就是大学排名,大学不自觉地跟着排名走,那些排名不是使用的思想和科学贡献,而是成果数量、期刊等级,这是一个极大的形式主义。受到它的影响,职称评审也是如此,不看发现,而看发表,发表也不看内容,只看在什么地方上发表。学生们无奈,学校也无奈,那些想晋级职称的老师们更是无奈。我一直希望取缔大学排名,也希望职称评审主要评审自己的学术贡献,重点是发现,由此来引导科学环境,但没有结果。
这样的管理学的研究环境,很难引导到科学的正轨上来,短期也很难改变。我们大家着急改变,只能做一些局部的推进工作。我认为一些次要的影响在研究方法方面,误导了管理学者,一些能够做出探索性研究的研究方法被丢弃了,被误解了。
拿案例研究方法来说,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法,甚至中国有一些人要搞《案例学》,我觉得很有必要,我认为,并非是案例理论需要投入研究,而是中国快速发展,有极强的商业实践,却没有办法做出与实践相一致的科学发现,既然如此,就先做资料的积累吧,所谓的《案例学》可能就是这个意思,或者是,《中国管理史》(类似像《经济史》一样的东西。别觉得这样做没有什么含量,恰好相反,这才回到了案例的本质上。
案例的本质就是描述事实,而不是先入为主地把理论作为前提,看案例是否符合这个理论。案例的特征是用细节来说明事实、呈现事实,它和统计方法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不需要构造指标,也不需要进行数据的调查,它重点是描述情景,甚至不需要进行情景分析,基本上是记录事实。
真实地描述情况,它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如果是教学性案例,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原理,也就是,教学案例以真实商业实践解读商业原理,而不是讲商业原理本身,企业是如何综合地运用商业原理解决问题的。研究性案例则是呈现事实,以便研究者观察和提出可能的新的问题,发现新的悖论,暴露新的矛盾。
案例方法还有另外的作用,就是通过细节的表达,让一些原理能够丰满起来,是阐述一些复杂细致的情况,在各种情形下做出应对的策略,留给人们一些经验,或者是形成子问题的事实。这样的案例在本质上,它是一个故事,是有备有肉的真实情况。
单纯的案例研究往往没有办法得出完整的理论,似乎案例研究没有太多的作用,其实,案例研究的结论应该是给出一个猜测,不是那些精确的新假说。这是案例研究的根本性作用,也是最大的作用,尤其是与行为有关的研究,更与细节有关,不论是企业内部的行为,还是企业外部行为,还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多要采取案例研究,如规制研究,企业竞争研究,无论个人的行为还是组织的行为,都有复杂的活动,主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似乎有情节一样,听起来是个故事,描述出来以后成为供自己,也供别人研究的对象。
案例研究多会开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想做案例的学生或学者,应该是具有些英雄气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