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式养老体验之行

(2021-07-02 00:44:21)
标签:

教育

文化

创业

分类: 课题专栏

新式养老体验之行

 

一边过党的100周年的生日,一边去参加新式养老体验。都不能耽误。家里还有一堆的事儿,好几个住院的,当她们有生命危险或者是疼痛的痛苦的时候,都凑在一起。结果却今天中午我睡的比平时还好。我一直差不多就是这样,事情越多越能够协调,我不说别人很少有人知道,同时办呼件事情,就办的比较好,如果地于专注一件事情可能反而做不好,因为担心、就焦虑,睡不成觉,就真的做不好。

去养老体验是在从化,这个基地是在广州去从化距离高速口三四公里的位置,名字叫阳光人家的养老社区,从广州过来的地铁口离这儿也有差不多几公里,还算比较方便,但时间会有点长。昨天我们集合的时候,科技处退休的一位车打不着火了,她们也没有给我电话,坐地铁过来,10点多出发12:40才到,晚上的时候,另外一位老师说想提前回去,晚7:30出发,10:30才到家,晚上时间更长,因为她在地铁站等了20多分钟车才来。

这个养老社区现在还在建设,我们是作为暨南大学老教授协会和退休协会共同举办活动的受邀参加,曾经在创业学院工作过的黄教授作为联系人,所指导项目就是养老平台,主要是社区养老服务平台,现在阳光人家知道了她的项目,和她沟通以后形成了一个新的概念,我来参加就是她把这个概念与我的工作搞混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有很大收获。

大家都讲养老,有两句重要的话叫“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还有“老有所乐”,按我的说法还有“老有所尊”。一个人能够善始善终,幸福度过一生,不仅仅是最后的时刻有幸福,身后有美名,还要有生前过程的幸福,而且要越来越强调这才是重要的幸福。许多养老项目讲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其他就没有讲。这是不完整的,甚至是磨灭人性的,老人就不能为了吗?在我发言的时候,就将话题转移到老有所为是全社会需要关注的重点。

在强调这个之前,几乎所有老教授们对老有所养的概念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批判,说老人不是猪,尤其是教授们更不是猪,不能活一天算一天,活一天乐一天,这种精神应该有,但是它不是全部,也不是本质,更不是做人最重要的事情。对教授,这些知识分子来说,活一天乐的内容是什么?是精神快乐。有一些养老项目,对这个话题的回答认为,精神快乐就是打打牌、唱唱歌,这是老有所乐,而不是老有所为。

阳光人家的社区,我把它分成了社区和园区两块来讨论,用园区来带动社区,园区是以老教授或知识分子们想事做事的地方,就是借助教授们的余力和前面积累的资源去做自得其乐社会影响的事情。教授们的余力,包括他们自己,还有他们的学生,以及社会影响,是把息事做的事情通过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为社会做事。这是解读“为”的基本原则。

具体的什么叫“为”呢?我做了一些解剖,第一条是自己认为这些做的事情是不是有“为”,只有他们认为,这是有所作为,在养老社区里,要给予一定方式的认可,比如写的回忆录,就要有人帮助印刷机构实现他们的梦想,甚至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分发。至于其他的对社会砝码没人方式,也可以做引导。比如今天有一位教授讲她喜欢做衣服,尽管她是英语教师,却有这样的爱好,那么可以做让她组织汉服、唐装设计,再把设计出售出去,即便是让大家 订制也可以。第二条,要设法让有创意人教授们有“为”的感觉,没有无名无姓的“为”,所以就要有一套管理“为”的办法,无论提意见也好,谈体验感受也好,都要留下名字,形成档案,公开出去,既可以不重复,并监督实话,也可以将劳动给予认可。老人们一个重要的资源就是他们生活阅历,比年轻人要懂得老年人,这样就可以使用我们提出的商业原理“好顾客管理”-把自己的感受外推给社会,但重点是把成绩要记载给他们。可以有一些合约,事先规定好,大家都了解透彻,按约定给股份、绩点、署名、礼品,折合成一些优惠作为入住的根据。第三个是用创客空间的概念来管理,是广义的创客空间,增加一些设备,特别适合老人的专业活动与非专业活动的制作条件提供大家,先申请,再使用,也可以拉一些捐赠,或者与外面签定一个合作,让他们有意识地送一些设备条件,成果他们可以用于转化,既得到社会名声,又可能获得成果转让。第四个,“为”就是把教师们以前做的事情,特别是成熟的专业成果集中起来,放在虚拟的展厅和实体的展厅,以虚为主,虚实结合,做他们的技术推广,包括专利推广、产品推广,甚至一些有针对性的知识和经验也可以推广,还可以包括对自己学生的推广,这里变成一个展厅,一个平台,不仅是实物,可以体验,还有人的平台,做猎头、第五个“为”应该以专门管理岗位来服务的“为”,要有专职管理人员,他要负责沟通政府,让政府认可这个新式养老商业模型对当地的好处,对其他社会的好处,用“为”带动其他养老项目,要面向一些投资人和成果购买者,以孵化创意与外部进行合作,做经营和出让的商业,把有创意的教授们的想法传播出去,吸引有可能相关利益群体进入,有的也可以利用所培养的创业团队直接创业。

对于这些老教授们,他们有比较充足的养老金,他们并不希望有太多的钱或者是说他们对钱没有那么强的动力,不要着眼于引导这些他们去参与创业,他们精神上经不起折腾,而且他们也很难有这方面的经验,他们只是给创业项目提供一些启蒙、起点、启发,后边的事情不要参与,有收益主要的放在这个创客空间的平台上,他们个人也可以有一点收获感觉就行了,重点是引导教授们有“为”,让他们引领社会走向社会责任。

我认为,这就叫做以老有所为,可以作一个战略点,把新式养老做到全国的样板,这样的话,有可能形成自我复制,变成了一套商业方案或创业计划,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大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