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加企业管理系海外及港澳台博士同学会成立大会

(2021-05-24 00:29:57)
标签:

科学

教育

创业

分类: 创业释疑

参加企业管理系海外及港澳台博士同学会成立大会

 

昨天,从珠海急急赶回广州,参加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会议。说它特殊,主要是因为暨南大学还没有一个以博士为主体的校友会,但是,这么多年来,企业管理系培养了近160位博士,他们是海外人士,以港澳台居多,把他们动员起来,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暨南大学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的愿景。学生们主动成立了这个组织,有60多位同学回到学校,我是以学校校友会顾问身份参加会议,在会议后期,有一个分论坛,让我去总结。

我先是祝贺同学会的成立,我希望这个同学会能够做大,把前面的“企业管理系”几个字给去掉,但是大家要注意核心还是我们企业管理系的。非常感谢同学们对系和学校的认可,大家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在学校的支持之下,把同学会成立了起来,我作为前任的系主任,当时也有这样的追求,成立了在职研究生的同学会,只是没有在学校校友总会挂号,变成了非正式群体,而你们这个同学会是正式的组织,将来还会有更大的作为。

论坛分为两场,第一场是关于企业转型转移的,第二场是关于创新的。分配给我的任务是第二场的总结人。

这不是一个圆桌论坛,而是先有五位博士企业家来讲他们自己的经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观点,然后由老师做总结和点评。给我的任务是对创新这场做总结,同时也让我兼顾的评论一下关于转型和转移的话题。

在进入论坛之前,系主任在介绍我们企管系学科建设的时候,没有讲到技术经济及管理这个学科点的建设情况,我必须要做广告,我要告诉大家,我负责这个学科点建设,因此,也才成为创新话题的总结人。技术经济及管理这个学科点从会计系回到企管系以后,主要的任务,对硕士生是要培养起死回生的能力,第一场讨论的主题,就是这个专业研究生们经常要考虑的问题,大家基本上可以成为研究对象,因为大家都知道不转型就会死掉,但如何才能起死回生呢?如果有这样的研究并把它梳理出来,变成了一些思维工具,对各位有好处,对研究们的能力提升也非常有好处。这是我的梦,不能动摇的。这个学科的博士主要是开展带学术性研究,是“新技术经济学”建设,主要的问题是围绕着技术到底是为经济服务,还是为社会发展服务?是为少数高需求的人服务,还是为大多数人的中等需求服务?不能把我们这个民族拥有悠久文化以及国家性质,用创新给偷走了。创新是我们的研究对象,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用创新来解决中国,特别是中华民族崛起、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

我告诉大家,我曾经在企管系做过一任主任,后来到了学院兼任创业学院院长,后来又做了一任专任的创业学院院长,在那个职位上形成了以商科理论研究为基础的三创教育体系,我们暨南大学在三创教育方面是国内的一面旗帜,我是国家教学名师,它是中组部和人社部联合颁发的证书,不是教育部颁发的,它的含量还是蛮高的。我讲这个也是为了增加同学们的自豪感以及我讲话的权威性。

我说,刚才同学认为不存在着商业模式创新,我只能说赞同一部分。企业的商业活动需要结合制度、政策等条件,将种种环境因素整合起来,不是完全是企业独自思考,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企业采取的商业方法有所不同,他们改进了企业的一些要素结构,应对了外部的变化,使得企业的商业活动更加有效,这仍然是商业模式创新。但暨南大学主张的是商业模型理论,它与商业模式理论并不相同。英语相同,我认为英语有可能存在问题。商业模型主要是一个理论分析工具,讲的是商业逻辑,是在没有可以学习、模仿对象的时候,企业如何思考商业框架的一个工具。企业进入市场以后,它的产品是商业载体,如果商业逻辑不通,无法在市场运行,所以在市场创建初期,一定需要商业模型,它的作用是动员需求。但由于商业模型不能够排除竞争,不受法律保护,它很容易在市场上流行起来,因此就会形成对商业模式以及产品生产技术的模仿,变成了商业模式的定义-“通行的挣钱方法”,接着就是无穷无尽的竞争,最后走到了底端,还是产品品质的竞争。也就是说,无论怎么样设计商业模型,只要是有可能引发模仿的,最后都会变成商业模式,然后都会走向用产品品质竞争的结果。这可以让我们理解经济学为什么只讲产品竞争,不讲商业模式竞争的原因。商业模式的作用在于驱动业务,包括动员顾客的需求,而不在于排除竞争。因此,我们要意识到企业竞争的根本是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创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现场,我没有来得及讲胜出红海和好顾客原理,这个被称为“暨创1”的创业原理,就是讲这个思想的)。

有两位博士在讲网络经济对现代商业的影响,我对大家说,你们不知道他们的意思吧?这里面包含的基本商业原理是什么?可能大家从来没有思考过。我给大家一个答案。有一个重要的现象,OEM的客单价如此之低,却有大量的国际贸易存在?这不是悖论吗?其实,一个根本原因是国际贸易采取的是托收承付的结算方式,也就是在买方和卖方之间存在着一个结算银行,这个结算银行在在买方发出指令后支付银行就可以向卖方支付1/3的货款,这相当于是用银行或客户的钱进行生产,在验收并离岸后再发出指令,银行再给卖家1/3的货款,到岸验货后,银行再打给卖家1/3的货款。这不仅仅是企业降低风险和一个国家信用治理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大幅度的加速资金周转。企业单位利润不高,但年度利润却可以比较高。发展电商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克服了中国没有托收的信用环境难题,不需要银行在中间起托收作用,也可以保证生产企业资金周围,触网在本质上就是借助于中国不算太诚信的环境,为自己加速资金周转创造条件。企业不触电、不触网,可能是活不下去的原因。

我非常赞赏刘博士的观点,创业必须要学会坚守,同时也要知道坚守的方向必须是有意义的,不要惯着自己,强调以前做什么,否定别人正在探索的事业。所谓的意义就是要跟踪中国未来的需求。上午我在珠海参加了一群同学的捐赠,他们捐赠了1,000万元,其中领衔捐赠的是一家游戏公司,今年第1季度就挣了10个亿。你们的企业会挣到10个亿吗?多是做不到的。一个游戏公司为什么能够有这样的收益?除了这位同学的领导力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它处在一个势上。什么叫势?不要老是听产业政策,那只能做参考,重要的是在需求上,未来的需求如果明显超过经济增长,即使存在竞争,你也感受不到,有机会将自己到优秀,只要你努力,有领导力。现在问一下大家,你们所经营的领域有多少是从事未来需求呢?总体上来说,中国的未来需求主要是指精神需求,大家刚才讲的都是物的生产,现在需要反思。这不是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现任问题,是你们怎么活的问题。

我从创业学院卸掉职位以后给创业学院留下了最重要的一句话,这就是“创新的真谛在于持续改进,企业的生命源于出售真诚”,一个企业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产品,是你的态度决定你的未来,把真诚放在第1位,你就可以有未来。同学们的企业根本是活着,然后图谋创新,而同学们的根本是不不进监狱,热爱学校,其他能好则好。今天同学会成立,我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大家要把这个同学会作为一个平台,相互之间要形成一些支持,特别是要对学校的热爱体现出来。再次祝愿我们的同学会能够在社会上产生更大的影响,对学校的治理能够有所贡献,希望我们的企业管理系能够做得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