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推广一下富硒茶
(2021-01-25 00:39:26)
标签:
创业教育科学 |
分类: 创业释疑 |
我们推广一下富硒茶
其实大学里是有很多的项目,有的已经转化,有的正在转化之中,只是学校不一定知道,这些教授们申请专利的项目多不转化,而没有申请专利的项目以服务方式给了企业,也算是转化了。在这些转化项目中,有相当大的比例非常低调,他们不想把规模做大,可能是不会,更多的是不愿意做大。我们总以为,他们存在着一些困难,这种情况也会有,但是也有相当一批项目已经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再进一步的放大市场,却没有做到。
昨天和我们一起参加怀集扶贫活动的暨南大学前副校长刘洁生教授介绍了一个暨南大学已经转化的项目叫做富硒茶,说这个项目已经做到产业化,并且取得了市场信任,价格不菲。接着我们就以这个话题讨论了相当长的时间。因为怀集的下帅乡有很多茶农,他们的茶是单从。我也经常喝单从,最好的单从价格也不会太高。这里是山区,又是少数民族乡,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不怎么会做生意,一辈子种茶,价格一直很低。
联系这个乡的县委常委,对这个乡目前的思路是订单+农户,重点在于订单,以解决销路问题,这个思路也有道理,但毕竟这里茶太便宜了,只有订单没有品牌,不能宣传当地,也不能带来外部影响。订单必须要有品牌,怎么找到品牌呢?在没有找到品牌之前,还要再进一步分析一下,如何提升当地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问题。把附加值最大化,是我们扶贫的任务,而不是仅仅贫困,或者利用一下民族政策,维持运行就可以了。何况眼前有一个现成的机会。既然暨南大学富硒茶这个项目已经搞出一些名堂,就一定抓住不放。把常委的思路与刘校长讲的思路结合起来,做一些投资,在一些不太影响水资源和交通便利的地方,修建一些茶叶加工厂,提升茶叶的品质,按暨南大学提供的配方,加入富硒,交给暨南大学这个团队去销售,自己做规模化的加工厂,但要打上下帅乡的产地牌子,承诺来此地旅游可以送一盒富硒茶,标上地图,实现借品出山。
当地种了很多的桉树,许多人一提到桉树就称其为毒树,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这里不缺水,又很贫困,你不让他们种,就是让他们受穷,这不人道。学者的话是面向世界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我也不赞成保留桉树,不是因为它对土壤环境的破坏,而在于桉树用于新闻纸生产,但新闻纸需求现在不断下降,而不是像90年代时,打印纸用量越来越多。这里种的桉树卖不动,也长不大,这些树不砍,既破坏环境,又不能创造价值,得不尝失。那种想等待别人把桉树砍了,自己借机捞 一把吗?一定要从大势上判断一个地区的发展战略,既然大的趋势没有了,就应该重新选择。
不种桉树种什么一直是当地的问题,又怕搞错,变成一个新问题。一些学者讲了一番话以后,他们可以不负责任,但是本地的领导的决策责任却逃不掉,他们要做决策,他们要承担责任,必然会十分慎重。如果暨南大学这项已经产业化的科研成果已经为市场所接受,那么现在开始签约种植,四年以后,就可以让这里变成最优质的富硒茶基地。为了怕出错,可以先少量集中种植,百亩、千亩一个单位,一点点发展。也可以从水果长廊开始更种,减少单一品种的水果种植,增加一些茶的种植。因为茶叶加工以后容易存放、运输,深加工也有空间,而水果运输、保存都存在很大问题。从农业机械化角度,专门研究茶的老总说,茶叶的采摘已经可以机械化,不需要太多的人工,还可能有景观的外部性。即使暨南大学这个项目没做成,或者那时市场不好,但加工成红茶仍然可以让人们消食、减肥。当然用暨南大学这个项目的标签更是双赢。参与讨论教授们都说这个好,我知道他们的理由是富硒茶可以治疗或预防癌症,我看了一会大家之后说,不是这样。
富硒茶的医疗效果或者预防效果肯定会有的,但这并不是根本。没有这个效果,可能后边的作用也可能发挥不出来,但是如果只从科技这个角度看,而不是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去看,这就无法解释富硒茶价格卖得高,而且还卖得快。
第一个原因就是得了癌症的或者是惧怕得癌症的人,他们已经看到了生命的尽头,他们一辈子攒的钱在快到生命结束的时候,看到剩下的钱花不完,他们于心不甘。为了花钱,把价格高的东西用在自己的身上,这应该不过分,周围的人能够理解,如果不能够理解就会有很多的文化因素去折磨他们,甚至那些惧怕死的人也会有自己的一些判断,用语言去声明和诋毁那些想等着人死掉,自己获得遗产,认为这些人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毕竟这些钱是自己挣的,而那些等着这个钱是那些不挣钱却只想贪图钱财的人,这些人在道德上不占优,因而他们只能听着挨骂。
第二个原因就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因为在“对”和“贵”之间实际上是因为贵所以才对,这样的观念是许多人的认识。他们认为贵的就是好的,这虽然是电影里讲的,但是在我们的真实生活当中的确有不少这样的人。有相当一些商人在做生意的时候,故意把价格抬高才好卖,反经济学原理反倒好做。
第三个原因,周围的人要送礼,送的价格便宜,他们觉得不能称为叫礼品,如果拿着一些价格比较低的东西看望病人,而且那个病人已经患了不治之症,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只要学术界一宣传,人们说管用,再加上适当高价格,礼品的概念才会成立。
总体上,把科技与生命主观价值叠加起来,用人性的方法将其纳入到商业轨道,就是在用科技为人类做事,科学家就获得了成就感,不论是否高价格和自己是否赚取利润,只要能够造福人类就是我们五山博士联盟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