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度电影的评价-以假期样本为例
(2020-02-09 01:20:33)
标签:
发展模式创业 |
分类: 创业释疑 |
对印度电影的评价-以假期样本为例
我已经连续看了五部电影,都是印度的,这几部电影一点儿也不比《摔跤吧,爸爸》那部片子差,它们分别是《调音师》、《神秘巨星》、《印度合伙人》、《无所不能》和《天作迷案》,看到昨天的第四部的时候,我说,可以写一下印度的影评了,到了晚上竟然做梦,梦到写影评,并且要把印度电影创意也要做一些总结。
印度的电影有什么特点呢?大家还记得摔跤吧,爸爸那部非常有国家情怀的电影,我看的这几部也一样如此,只是第五部有点像好莱坞制作,没有找到一种感觉,看着睡着了。这样的电影,即使在中国也同样可以通过审查,因为它们都很正面、很正义,不血腥,也不是以娱乐为主,弘扬的都是社会正能量。
没有人向我推荐,也没有看影评,几乎都是在网络电视中,有什么看什么,竟然对我有如此高的影响,说明印度电影整体水平非常之高。从我的角度,可能应该高于美国。
《调音师》这部电影说的是一个有艺术天赋的人却假装是一个盲人,他住在盲人公寓里,经常出去为别人调音,却在一次预订的家庭婚庆音乐会中陷入了一个案子,结果他成了当中不得不参与的一个证人。那个案子是误杀亲夫的一个女人,她偷情时被提前回来的老公撞个正着,这个女人在当警察局长的情夫指使下不断去杀参与到这个案子中的证人,因为高音师是假盲人,能否作为目击者让故事变得十分曲折,许多偶然加入其中,最后,这个女人和她情夫都没得善终。故事主要揭露了警察局长的权势和恶劣,巧妙地利用了假盲人,让案子变得十分很悬疑,看的提心吊胆。
《神秘巨星》和《摔跤哟,爸爸》可有一比,原因是它讲的是印度农村人成为名人的故事。主人是女孩,生长在一个非常传统的一个家庭,爸爸不想把她生出来,女孩的妈妈把她生出来以后,她和妈妈不断受到爸爸的欺压,她非常喜欢唱歌,但爸爸却非常厌恶,将她的吉他 弄坏。她在网吧里,后来妈妈又给她买了一台电脑,她用电脑通过那个网络向世界播放自己的音乐作品,被音乐制作人选中给电影配乐。她爸爸只想把她嫁给一个外国人,当时她才十五岁,她妈妈忍辱负重不敢和他爸爸抗拒,但是这个小姑娘却在录音的过程中让制作人帮忙找到律师,帮助他妈妈去打离婚官司,最后在去国外转机时,终于,她们和她爸爸分手,走上了自己独立的、喜欢音乐的道路。这部电影揭露了印度女性社会低下地位,同时展现了现代互联网经济条件下,印度女性地位转变的趋势。很有新意。
《印度合伙人》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刚刚新婚的男子,遇到了女性生理卫生问题。在印度大概每月有五天时间,女性是不能和男子在一起共同生活,要单独分居,他又注意到老婆在很脏的布,他给老婆去买电视广告中说的卫生护垫,却因为太贵,老婆不敢使用,变成了他的要模仿的样品,他不断琢磨如何能够把55卢比的卫生护垫降低成本,他不再去机械厂工作,而是反复琢磨自己的机器,机器制造出来以后,他的卫生护垫只要两元钱。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一位印度理工学院的MBA,这个女生既是他的第一个用户,又推荐他参加了印度创新大赛。他成了英雄,但是在为了申请专利出售机器赚钱还是为印度的女人解除痛苦减少疾病方面产生了分歧,后来这个家境良好,有着非常不错的就业前景的MBA,听从了他的主张,跟他一起去推销卫生护垫,改变人们的卫生习惯,生产简易机器,在印度的推广。我知道,他的这个创业定义是联合国的定义,世界上许多贫穷国家,贫穷和落后而造成了许多人的健康问题,却因为习惯势力不想改变,创业不只是为了解决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更是解决贫穷人口的素质问题,因此在影片快结束的时候,他有一个长篇演讲,他被邀请到联合国演讲,去讲他的追求,听讲的人是世界妇女组织。他不懂英语,讲的是印度式英语,但是他迎来了人们的尊重。他的创业艰难描述也很到位,从他的夫人不理解,家人把他从家里撵出家门,妻子想和他打离婚,变成了对他英雄一般的对待。看这样的影片,并觉得是在歌颂,也不觉得是在倡导单纯的创业,而是把社会责任融入其中。
《无所不能》讲的是一对盲人的故事,特别是男主人公的故事。这个故事很长,我打算明天再接着讲,因为它里边包含了如何进行电影创意这样一个话题。
除了弘扬正能量以外,印度电影都很曲折,有很强的故事性。电影没有故事,你根本就看不下去,我在看美国到国内推广的大片时,尽管他们的片子比印度的短了差不多40分钟,但也仍然吸引不了我,而印度电影从始至终,如果你溜号一会,后面就接不上,故事衔接的非常紧密。有一些铺垫,比如《无所不能》开始时,你会觉得这就是一个讲盲人爱情的故事,没有想到后面会那么激烈和曲折冲突。
这些电影语言和表达都很自然。与中国电影,比如今年的贺岁片相比,他们并不怎么闹腾,没有刻意地搞笑,但是你有时会让电影带动着落泪、放松、高兴、紧张、担忧。电影里面,也讲一些明星,但是,我注意明星(阿米尔汗)和其他演员对的感动程度差不多,印度电影应该不是靠明星取胜的。
制作上,多不是大制作,这个我也很喜欢。看大制作,觉得有些心疼,因为没有内容,只是场面,觉得导演好当,而赞助人是傻瓜。
印度是近邻,在亚洲,在文化上,与中国有同源之处。我觉得多看一些印度电影,对印度增加一些了解,十分有意义,也算把这个意外的长假给利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