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业的机会之窗

(2019-06-07 01:29:21)
标签:

创业

教育

分类: 创业释疑

创业的机会之窗(6.6

 

直觉对创业机会的发现非常的重要。有的人如果说他发现不了机会的话,那他就没有创业机会了吗?其实市场的创业机会并不都是自己开创的,我们把这个别人开创的机会称为叫机会窗口之窗。

所谓创业机会之窗,是指特定商机在市场中存在的时间跨度,其特征是机会已经为市场所认可,市场规模开始快速扩张,直到基本上停止扩张的时间阶段。

机会之窗理论是德鲁克根据产业的发展提出来的,它是指产业的发展有一个生命周期。产业刚刚产生时,人们并不了解该产业,所以在市场上规模很小或者几乎没有顾客,而到了公众逐渐认识其价值时,该产业会出现暴发式的增长,这时产品和行业都进入了成长期,这时因为在位企业的准备不足,有的产能不足,有的销售能力不足,也有的存在其他方面的障碍,形成了需求增长超过供给增长,给新创企业提供了进入机会。德鲁克把它比喻为机会像打开了一扇窗户一样。所以把这个现象取名为“机会之窗”。机会之窗具有公共性,在位企业可用,其他企业也可用。

利用机会之窗的企业会涌入市场,使供给增长追上需求增长,这时,新进入者的机会逐渐减小,涌入的企业越多,剩余的市场空间越小,优胜劣汰就会开始,以借势发挥、鱼龙混杂的阶段结束了,这意味着机会之窗关闭。

机会之窗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大势,而非凭借质量,有人说“在风口上,猪都能飞”,就是在讲来自外部的影响力对创业走势的影响。一旦这个影响力消失了,猪就必然会跌落下来。

对于创业者来说,能够早期进入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之窗,但早期进入是最难的,一是因为无法判断机会之窗的真伪,市场的数据都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和分散性,当明确的确是一个机会之窗时,机会之窗差有可能就快结束了。如果创业者害怕和犹豫,可能真的就等来了机会之窗的结束;二是进入机会之窗的初期,仍然需要企业的经营能力,这个时期最大的障碍是市场上顾客并没有完全接受产品或服务,企业的重要任务不是战胜竞争对手,而是克服顾客的顾虑,特别是破坏性创新,要将顾客从一种消费转移到另一种消费,并不容易。

比如,在2000年的时候,电子商务兴起,大家都想去做。有人要在家里订个蛋糕,使用电子商务。当时是拨号上网,网速很慢、容易中断,物流环境也很差,蛋糕到第三天才能送到。当时没有多少消费者会接受这个新生的事物,对这个新生事物敏感的人群也认为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还有待时日。但是,随着问题的暴露,解决难题的物流公司、网络电信公司,他们先挣到了钱;而早期的搞书店的贝索斯、搞资料查询的百度挣了钱,它们不需要借助物流,是单纯的信息产品。市场一点点被培育起来,当人们能够接受电子商务购物的时候,许多企业已经做大,再想进入非常困难了。

面对机会窗口有一个重要规律,这就是要特别重视机会背后的机会。在电子商务浪潮中,挣钱最多是做阿里巴巴和淘宝的马云,他们看到电子商务一定会成为机会,虽然有困难,但市场会针对这个困难想出办法,形成新的产业去解决,现在不利用这个机会之窗,可能就让别人利用了。如果说,你站在机会窗口前,看到了机会窗口,说明你有识别机会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你要真正理解这个机会的意义,特别机会出现以后还会带来什么机会,如同在美国的西部开发中,人们淘黄金需要的牛仔裤、锹和镐一样,这些都是淘金人必需的。如果说认可淘金是机会,淘金的人未必挣钱,他们可能会淘得到,也可能淘不到,但是他一定要用这个锹和镐。马云没有做电商,而去做平台,马云胜在他站在机会窗口的背后去看机会,而不是直接利用机会,虽然这会更加困难,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平台,中国的电子商务到来还会推迟,甚至根本不可能。与此类似的电信和物流公司也发展的很好,相反,只做信息的公司现在却日子越来越难过。

能够识别机会,更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在利用中确认机会,因此,抓住时机变得比识别本身更重要,一旦机会错过,就不再会第二次了,更为重要的是只有确认以后,才能够知道是否是真正的机会,而不能通过道理来论证。

机会窗口存在的时间长度被称为窗口期,所谓的利用机会就是借助窗口期参与创业,过了窗口期,机会消失,还可能让机会成为陷阱。所以识别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是识别机会窗口和机会窗口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