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有五德-大秦帝国之纵横部的台词

(2018-03-21 00:46:15)
标签:

文化

教育

分类: 咬文嚼字

玉有五德-大秦帝国之纵横部的台词

 

晚上抓紧看《大秦帝国》之纵横部,全部看完了。里面有一段台词,是纵横家张仪马上就要退出历史舞台时与一位叫漪尉商人的对话,这位商人是当时七国的首富,讲做政治要看君主的脸色,做兵家要看是否有战争,不论朝代如何变换,都离不开商人,商人都会活的很自在。张仪自称是势利之徒,以天下为棋盘,以国家为棋子,玩弄各国与股掌之间,史上的名声不太好听,但是作者却给张仪一个不错的结局,而且他也的确是大秦在战国时期能够强盛的重要推动者。他的基本治理国家的思想是外交,所以又被称为张子,与公孙衍的外交与皇家共同使用对当时的天下有重要的影响,他们一个主张连横,一是主张合纵。连横是少数国家邦交,对抗主要的敌对国家,强调外交没有永远的朋友,看利益决定。这是张仪的主张,这种主张适合于秦国,而公孙衍的主张是合纵,就是六个或者更多的国家一起对付一个强大的敌人,保持让天下均势,弱国在均势中生存。他代表了处于弱势的魏国利益,他的这种主张与在战国初期最为强大时的魏国主要大臣庞涓并不相同,庞涓是以一已之力维护霸主地位,而经过几番重点以后,魏国势力退让给齐、楚、秦,变成弱国以后,形成了合纵之策。历史上,张仪的连横主张获得了胜利,但秦惠文王去世不久,秦武王时便被迫辞职,没有善终。

五德之说是其中的一段台词。讲玉有“仁”,其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是说玉具有温润柔和的光泽,表面其能富有仁爱之心,能广施恩泽。讲玉有“义”,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玉晶莹通透,其内部结构特征、纹理皆可一览无余,说明玉清洁的忠义之心。讲玉有“智”,其声舒扬,博以远闻,智之方也。敲击玉石,它发出清脆动听的声音,悠扬而悦耳,并传遍四方,有如智慧传授给他人。讲玉有“勇”,不挠而折,勇之方也。玉的硬度好,韧性好,说明玉宁的坚韧不屈,勇敢的品质。讲玉有“信”,锐廉而不层,洁之方也。玉即使有断口却不锐利,也不伤人,说明玉自身洁净,能自然约束,不会做坏事。

这个对玉的解释,把人们喜爱玉变成了文化,升华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又恰好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最核心的部分-“仁、义、智、勇、信”,如果做的商家听了以后,也应该如此宣传,消费玉,可以传播中华文化,把对物的喜爱变成了对精神的认同,而商家当然可以赚其利。

从上面对玉的理解,可以进一步解释,为商者也需要这些精神,也应该喜欢玉。

商人之仁,是讲广施光泽,不论何时都应该有光泽,商人要有施以世人光泽的之念,而且要经得住磨砺,越是磨砺,越有光泽;不因环境变化而失去温润之心,商人的内心应该是有利求利,无利求名,让世人称颂,而不是唯利是图。

商人之义,应以内外一致,所有人一致,厚此薄彼,商不公道,不是好商。玉是纹理通透称好玉,商人也应该如此,让顾客吃的安全、用的放心就需要敞门待客,假义奉承,不是好商人。费尽心机进行遮掩,其用心无非是获得高的利润,非义者。

商人之智,是讲商人应该重名声,淡其利,大智更应如此。远近闻名、顾客趋之若鹜,创业者故去,还能够留下好名声,才好有更大的事业。这是真正的智。这种是留利于天下,而不是留利于自己。

商人之勇,是讲不能害怕风险,将敢做敢为是商人之本,以险求利。古代经商风险受自然、匪害、战争变故很大,没有些胆量不能从商,而一旦有了胆量,可以跳出俗人的包围,成为英雄,摆脱竞争,获得巨额利润,还可以造福于人民。在责令的科学技术和和平环境中,这样的风险不太多了,但商人必须要冒创新的风险,要探索未知世界,无勇则不能从商。

商人之信,讲如玉一般,没有棱角,不能害人,前后一致,洁身自好,能够承诺,也敢于承诺,但更能够兑现承诺和舍命保护承诺

张仪那番感慨说向商人学习,拜商人为老师,是政治家向工商管理低头。工商管理硕士(MBA)和EMBA总会有一些政界的人物来学习,不少人以为他们是想与商人结交,在许多人看来,这些都制造圈子的工具,是官商勾结,其实,商业和管理中许多规律性的认识要比单纯理政要复杂,也更加本质化,至少可以受到启发。

我把这些电视剧当作教材来阅读,一边欣赏,一边体力休息,一边学习深化历史,同时还在学习古人的讲话。实在感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