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肥胖原因之肠内细菌

(2007-11-10 17:43:34)
标签:

健康/保健

分类: 肥胖成因
  

   戈登和巴克赫登二人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生活在正常的细菌条件下,而另一组则被置于一个无菌的环境中进行培养。无菌条件下生长的小鼠体内脂肪比正常条件下生长的小鼠低42%,但它们的食物中所含的卡路里要比普通小鼠食物中卡路里的含量高出三分之一。当无菌小鼠在接种了来自普通小鼠身上的细菌之后,它们的体内脂肪在两周内就增加了57%。

    “在我们的肠道内所寄生的细菌群体当中,某些特殊种类的存在或者缺失可能对于我们从食物中收获以及储藏能量的过程存在很大的影响。”戈登下结论道。然而,杀死这些消化系统的细菌并非一个可行的选择,因为在明显的减肥效果远没有显现之前,它就可能会引发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

    研究小组发现:正常条件下,肠道细菌利用一种双交叉策略,首先能够分解一般说来无法消化的饮食成份,从而有效地增加人体能够获取的卡路里的数量;之后某些细菌能够通过抑制肠道产生一种叫做“引发禁食脂肪细胞因子”(fasting-induced adipocyte factor,简称Fiaf)的酶从而提高脂肪的储存量。Fiaf的作用是让脂肪进入身体脂肪细胞的“大门”保持关闭。

    “Fiaf是由消化器官内细菌直接控制的——这一发现相当令人振奋。它增强了一种可能性:一个人肥胖或者苗条的倾向可能部分是由生活在肠道中的微生物群体的组成所决定的。”戈登博士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