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篱采菊fhx
东篱采菊fhx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026
  • 关注人气:1,5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秋时宋国有段乱伦恋,庶祖母疯狂地爱上了孙子

(2018-11-25 08:55:54)
标签:

杂谈

春秋时宋国有段乱伦恋,庶祖母疯狂地爱上了孙子

乱伦,在中国的家族风俗中是令人不齿的,乱伦结婚那更是大逆不道,家族规矩绝对不允许!然而在春秋时期,宋国出了一段奶奶爱上孙子的奇闻。
介绍这个故事之前先简要说一说宋国。
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分封了70多个诸侯国(也有说800多个的),周武王很仁义,把商朝的遗老遗少封在宋国,国都在商丘(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让他们建祖庙祭祀自己的祖先。
话说宋国到了公元前638年,这年十月底,宋襄公为阻击楚军于边境地区,屯兵于泓水以北,等待楚军到来(这也是宋襄公自己惹的祸,想称霸,攻打人家楚国的附庸国)。十一月初楚军进到泓水南岸,并开始涉水渡河,此时宋军已列好阵势,随时可以出击。宋国的大司马子鱼鉴于两军众寡悬殊,建议宋襄公把握战机,乘着楚人渡河之时予以截杀,机不可失,定能取胜。但宋襄公却以宋军乃仁义之师为名断然拒绝,放任楚军顺利渡过泓水布列阵势。此时子鱼又劝宋襄公趁楚军列阵未毕,乱哄哄的,赶紧发动攻击,襄公再次拒绝,人家还没准备好就开打,太不仁义。一直等到楚军布阵完毕、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宋襄公才击鼓进军,结果很快宋师大败,宋襄公本人也被敌人一箭射在大腿上,面对将领的抱怨,襄公仍然振振有词:“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意思是仁义之师作战,不打击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花白的人,不利用地形优势,不攻击没有排好队形的对手——可第二年夏天宋襄公便因腿伤过重,带着满脑子仁义礼信的用兵教条死掉了,留下二三十岁的一群年轻漂亮的妻妾,这其中便有周襄王的妹妹,王姬。 本故事的主角出现了!就是她喜欢上了孙子!
宋襄公死了,由儿子宋成公继位。此时的王姬也就是20来岁,美貌绝伦,风姿绰约。虽然宋成公不是王姬生的,年纪轻轻的她竟然能把宋成公玩弄于股掌之间长达十七年之久,足见其手腕之高明,堪称开中国垂帘听政之先河的第一人。日后宋成公为了表示对庶母的“忠心”,干脆放弃了姓氏(宋国国君是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的后裔,公爵,子姓),跟着她姓王(姬姓),原名子臣,改名为王臣。
后来宋成公去世,王姬又开始辅佐宋成公的儿子宋昭公,这位奶奶事实上仍然大权独揽。
此时,宋昭公的胞弟公子鲍出现了,王姬见到公子鲍两眼直了!天哪!人间竟然有如此漂亮的小伙子。30多岁的王姬顿时两腮绯红,心跳加快。
为什么王姬才见到公子鲍呢?因为王宫里门院多,十年八载见不到一个人是很正常的,不像咱普通百姓,一家子在一起吃饭,在一起生活。
公子鲍被《左传》描述成“美而艳”的极品帅哥。公子鲍从王姬的女性眼神里,捕捉到了异性浓浓的爱意,如今得到了奶奶的青睐,但高兴不起来,反而令公子鲍极度郁闷,是啊,若论年纪是他的阿姨(年长自己二十多岁),若论辈分是他的庶祖母!
至于王姬如何向自己的孙子示爱如今已不可考,同样不可考的还有年轻的公子鲍得知祖母心事时的心理有怎样的活动。但可以想见,他必定马上想到了自己仁义为先的爷爷宋襄公。这位王姬奶奶可是爷爷的妾啊!
《左传》以简洁的笔调记载此事:“公子鲍美而艳,襄夫人欲通之,而不可。”
由此可见,公子鲍没接受奶奶王姬的感情。
但是王姬并没有就此罢休。一般而言,一个寡妇心中压抑的欲火能量,是与她守寡的时间长度成正比的,好比弹簧,压缩越紧,反弹力越大——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了( F=kx)——王姬是一个聪明的女人,求爱失败的王姬开始琢磨另外的办法,都说“好女怕缠郎”,我来个“好郎怕缠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公子鲍除了人帅,还十分精明且颇具野心,他时刻觊觎着哥哥宋昭公的位子,聪明的王姬也洞察到了这一点。
昭公七年宋国发生饥荒,公子鲍不但拿出自己所有存粮施舍国人以赈灾,对超过七十岁的老人,无一遗漏,并按时令加送珍贵食品,还亲赴灾区安抚灾民,面对一片荒凉景象,不禁垂泪:“对不起,我来晚了!”眼泪的真假先别说,的确感人。除此之外还结交六卿,礼贤下士,颇有日后战国四公子之风。
很快王姬的心腹献策:既然夫人求爱不成,不如走迂回路线投其所好,帮着公子鲍积累民意啊!(“公子鲍不从,夫人可助公子鲍施舍于民,以结其心。”)
王姬深以为然,于是出现了《史记·宋微子世家》所称的“乃助之施于国”的景象,宋国境内做好人好事的,如雨后春笋,马路边随时都有人守着扶老人过马路,孤寡老人家里也随时有人帮着洗衣烧饭扫院子挑水,而且做了好事大家都会留名“公子鲍”。 一时间公子鲍的声望大震,好评如潮!
得了好处的国人对比宋昭公的平庸无能,对公子鲍的乐善好施赞不绝口,于是在各种场合表达对公子鲍的感激之情。
公子鲍是个聪明人,立刻就知道了这些事是谁布置的,他见奶奶送来如此厚礼,自己总得表个态,而不能一直决然地拒绝下去。于是在不久之后半推半就,一咬牙一闭眼,投入王姬的怀抱了,干柴烈火两情相悦,公子鲍抱得美人归。《左传》乃称“国人奉公子鲍以因夫人”。
这个“因”字大有讲究,“因”字包含的内容很丰富。
春秋时期晚辈对于长辈的妻妾收为继婚的现象,按辈分不同分为“蒸”、“报”、“因”。其中,儿子对于父亲的妻妾(生母除外)收为继婚的称为“蒸”,侄儿对叔伯妻妾的收继婚称为“报”,孙辈对祖父辈妻妾的收继婚称为“因”。“蒸”在春秋时代是完全合法,是有效的正式婚姻,是得到各诸侯国普遍承认和接受的,《左传》中记载了各国贵族实行“蒸”的事例共五次,例如卫国的昭伯“蒸”于宣姜(卫昭伯娶了父亲的妾宣姜),与她生了三子二女,后来其中二子先后成为卫国国君,二女则出嫁为宋国和秦国国君的夫人,身份丝毫不逊于正妻嫡出。
由此看来,当时的风俗,孙子是可以爱上奶奶的。
王姬确定了公子鲍觊觎哥哥宋昭公的位子,于是就狠下心来,为心上人夺取王位。
不久,王姬准备让宋昭公去孟诸打猎而乘机杀死他。宋昭公得到这个可怕的消息后,并没有逃跑,而是带上全部珍宝而出行。他的近臣说:“何不到别的国家那里去?”宋昭公说:“得不到自己的大夫和自己奶奶的信任,诸侯谁肯接纳我?而且我已经做了君主,再做别人的臣下,不如死了好。”宋昭公把他的珍宝全部赐给左右随行人员,而让他们离去。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宋昭公准备去孟诸打猎,还没有到达,王姬便派遣帅甸(一作卫伯)杀了宋昭公。而后拥立公子鲍继位,是为宋文公。
王姬终于获得了自己心爱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