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周朝建立两年,周武王去世了,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佐年少的成王管理国家,周公派两个弟弟管叔、蔡叔承去首都东部一个封国看管纣王之子武庚的职责,当然了,没有周公权力大。他们眼见哥哥周公管理整个国家,一手遮天,风光无限,心里非常嫉妒。成王十五岁时,已经很懂事了。管叔、蔡叔就造谣说周公有篡权的野心,想废掉平王,自立为天子。
成王听到谣言,以为周公真有夺位之心,对周公有了戒备心里,表现出对周公非常讨厌。于是,他无论做什么事,都躲避着周公,怕自己一不小心,被周公所害。周公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可是周公非常清楚,现在正是国家的关键时刻,周朝刚刚建立,如果出现窝里斗,因为王权叔侄之间互相猜忌残杀,实际上就是将国家推向深渊。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忍耐。
这时,姜太公和召公找到周公,提出要离开镐京,到各自的封地去。周公大吃一惊,说道:“现在国家还有许多困难,正需要咱们三人齐心协力,你们怎么能离开我呢?”
两人直言不讳地答道:“当初灭商建周之时,武王待我们三人很好,可是现在您却有废主自立之心。既然这样,我们还有什么必要继续留在朝堂之上呢?”周公见姜太公和召公相信了谣言,就流着眼泪向他们表明自己忠心护主的诚心。姜太公和召公这才信任周公,消除了对他的猜忌。
可是没过多久,管叔、蔡叔和武庚竟然发动叛乱,企图颠覆成王的政权,夺取天下。嗬!两个叔叔要夺侄儿的王位。此时,东方的夷人也趁机起来造反。
周公勃然大怒,命令姜尚去东方坐镇,自己亲自率领一支军队讨伐武庚。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周公东征”。战争打了三年之久,最后周公取得胜利。武庚在沙场丧命,管叔、蔡叔做了俘虏。夷人也臣服于姜尚。
周公免去管叔的职务,将蔡叔流放到远方。管叔羞愧难当,上吊自杀了。
可是,周成王依然不信任自己的叔叔周公,怀疑他有野心。周公非常难过,决心不再辅政。在为成王举行“冠礼”仪式后,他依依不舍地离开镐京,到楚国去了。
转眼到了秋天,就在庄稼还没有收割的时候,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就是现在的龙卷风。田里的庄稼全部倒伏,大风甚至将一些树木连根拔起,房倒屋塌。老百姓很害怕,认为上天要惩罚周朝了。
周成王也惶恐不安。这时,他在周公的府第发现了一个特殊的长匣子,叫做金匮。金匮中藏有周公的一篇祷词。原来,自己的父亲武王当初得病时,叔叔周公就向周族的列祖列宗祈祷,要代替武王去死。史官们也向成王证明,周公祈祷一事完全是真实的。
成王非常感动,认为叔叔既然如此忠诚,绝不会起篡位之心,于是派人把周公请了回来。
周公回京之后,周成王对他充分信赖,君臣齐心协力,治理国家。周公让姜太公到临淄(今山东淄博)当齐侯,镇抚东方的部族。为防备商朝贵族再度造反,周公还在镐京之东,建一座陪都,叫做洛邑(今河南洛阳市),又名成周,把商朝贵族迁到那里,派兵监视他们。
周公代替成王执政的时间共有七年。在这七年之间,他为周朝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典章制度(有些礼俗民间流传至今,例如,民间的婚俗),受到后世的称赞。周成王二十岁时开始亲政,他勤于国事,使周朝更加兴盛。周公死后,成王以天子之礼将他厚葬。
白居易有一首诗就用了这个典故。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在诗的最后慨叹:如果周公在流言乱传的时候死去了,周公的一生真伪谁能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