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溜须拍马”的原本含义是这样的

(2015-10-13 07:52:30)
分类: 杂谈

                                                                    溜须拍马有出处吗?

 

    自古以来,官场上的奸佞之臣,都会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并因此获益,且屡试不爽!这都是因为人性决定的,人的本性就是“爱虚荣”。纵观历朝历代的高官们,面对“溜须拍马”,能冷静对待的有几人?

    有的官员,喜爱涂鸦,本来水平普普通通,但是,下属们见到领导的“大作”,就故作惊叹不已!大呼“简直和某某名家相媲美!”于是乎,纷纷购买收藏,大方地掏出润笔费!

    有的官员,喜爱弄几句工整的顺口溜,水平嘛,绝对算不上诗或词,但是。下属见到领导的“大作”,立马点头赞叹,“简直是李白再世!”于是乎,就推荐到大报大刊发表!

    有的领导,爱讲粗话,下属就说“接地气”。有的领导,会讲几句“举头望明月”“欲穷千里目”,下属就赞叹“文思泉涌”。有的领导,皮肤白皙戴眼镜,下属就夸“文雅有书卷气”。有的领导,皮肤黝黑其貌不扬,下属就夸“真个宋公明孝义黑三郎”。

    ··········。

    此类例子举不胜举。领导们遇到上述溜须拍马,能不晕晕乎乎吗?

    溜须拍马的原本含义,是这样的:

    “溜须”典故出自北宋真宗时代。当时的参政知事(也就是现在的副总理)丁谓,对时任宰相寇准毕恭毕敬,他见了寇准,就像儿子见了爹一样,两只眼睛滴流滴流地看着寇准的表情。

    这一日,官员们开完了会,在一起用餐。一不小心,寇准的胡须被菜汤弄脏了一点,丁谓一看表现的机会来了,也不顾自己的身份,也不顾脸面,起身为寇准溜胡须,几下就弄干净了。寇准也是,下属为你擦干净胡须,不吭气也就算了,寇准反而奚落了一顿丁谓,“参政知事,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这下可好,把丁谓羞了个大红脸。自此丁谓对寇准怀恨在心,后来还诬告寇准。你看看小人就是小人,惹不起呀!

    “拍马”典故,一说源自元代人爱马。蒙古人平时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的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这本来是看到对方牵着一匹好马,很喜欢,用手拍一下屁股,表示喜爱。就像人们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孩子,都对孩子抱一抱,逗一逗。然而,在官场慢慢就变味了。趋炎附势者看到权贵策马而来,就争相上前,不管马的优劣,一边拍一边赞扬恭维,“好马!好马!真是千里良驹!”于是乎,拍马屁就成了巴结讨好、阿谀奉承的代名词。

    这就是“溜须拍马”的出处。

   

                                                                                         东篱采菊fhx写于--------2015、10、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