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第二个相连重复字用“こ”表示始于何年代?
平时为了书写方便,遇到书写两个重复字时,第二个字用“こ”表示。这样以来,又省力又省事。例如:洪水滔滔写成洪水滔こ,频频出手写成频こ出手。近代人们改用横排写字以来,也有的用两个斜竖点表示。总之,是一种常用的为了书写省事的惯用方法。
那么,这种书写第二个相连重复字用“こ”表示始于何年代?
《容斋随笔》“元二之灾”:《后汉·邓骘zhi传》“拜为大将军,时遭元二之灾,人士饥荒,死者相望,盗贼群起,四夷侵畔。”章杯注云:“元二即元元也,古书字当再读者,即于上字之下为小二字,言此学当两度言之。后人不晓,遂读为元二,或同之阳九,或附之百六,良由不悟,致斯乖舛。今岐州《石鼓铭》,凡重言者皆为“二”字,明验也。”
以上就是《容斋随笔》关于写重复字用“こ”一种说法。这篇小文的题目是“元二之灾”。文章说:
《后汉书》“邓骘传”里说,邓骘被任命为大将军,当时正好遭逢元二之灾,饥荒严重,饿死的人触目可见。在这种形势下,盗贼蜂起,四方的少数民族也乘机入侵。
章怀太子对这段话的注释是:元二即元元,在古书中某字应重复时,就在第一个字下面写一个小小的“二”字,表明这个字应该读两遍。后人不懂,于是读作元二,有人解释为阳九,有人附会为百六,实际上都是因为不懂才导致的错误。现在岐州的《石鼓铭》上,凡是重复的地方都写一个“二”字,便是证明。
通过《容斋随笔》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猜想,起码在后汉时期,就有书写第二个相连重复字用“こ”表示了。
东篱采菊fhx写于201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