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姓氏“傅”与“付”的不相同说开去

(2011-11-26 07:03:04)
标签:

武丁

平陆县

《说文解字》

姓氏

《庄子》

分类: 杂谈

                             从姓氏“傅”与“付”不同说开去


    近年来本人发现,我傅氏族人在书写名字时,大都把傅字写成了“付”。其实,这样写是错误的。写错了又无法挽回,因为自从户籍实行电脑联网管理以来,一旦名字写错,若想改变就很困难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傅、付同音,都读作fǜ,有人误认为“付”是“傅”的简化字,也有人认为“傅”是“付”的异体字。其实这两个字是根本不相同的。“付”字自古就有,明代就有一个当过监察御史的付吉。“傅”与“付”是两个不同的姓氏。

    “傅”是形声字,从人,旉声。《说文解字》中释义是“相也”。“相”即“帮”的意思,也是辅佐、辅助的意思。古代官职中有“三公”,即太保、太傅、太师。“保”是指保护躯体,“师”训导,“傅”辅佐。后来“师”与“傅”连用,就成了称谓用语。

    “傅”作为姓氏,始于商代。商代自从盘庚去世之后,国力逐渐衰微。武丁即位之后,雄心勃勃要干一番大事业,可是,苦于没有贤臣。因此,武丁“三年不言”。忽一日,武丁梦见一位衣衫褴褛的囚犯。有神人指点,这就是你要找的圣人。武丁梦醒之后,立即命令属下四处寻访,终于在一个叫傅岩的地方(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南)发现了这个人。这个人正在带领人们用“版筑之法筑墙搭屋”。用版筑墙,就是此人发明的,一直流传至今。武丁把这个人招进朝廷谈论国事,嚯!这个人说的头头是道,就被封为宰相(相当于吧)。这个人叫“説”yǜe,因为在傅岩的地方发现,武丁就赐姓“傅”。

    “付”是会意字,左面是“人”,右面是“寸”。“寸”字本为手的象形。就字形来看是“持物予人”的意思。《说文解字》解释说:“付,与也。以寸(手)持物以对人。”它的本意就是“给予”,它作为单位量词用,是“副”字的通假字。

    总之,“傅”与“付”是根本不相同的两个字,不可混淆。

    其实,类似姓氏混淆情况还有不少。例如:“萧”与“肖”;“蓝”与“兰”;“阎”与“闫”......。这都是根本不相同的两个字,亦即两个不同的姓氏,但是,在现实使用中,用的很混乱。

    我们平时走在大街上,就会发现,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随便写错别字已经成了社会公害。尤其对尚处在识字阶段的青少年,危害深重。

    例如:收费写成“收弗”,快餐部写成“快夕部”,身份写成“身分”,交待写成“交代”,笔画写成“笔划”等等。有的旅游景点,赫然立着一块牌子,上书:照相备井收弗一元。其实写的是:照相背景收费一元。

    错别字还弄出了笑话。有一个病人,拿着一个中药方子怎么看也看不懂,熬药的时候为什么要加一块锡呢?锡可是金属啊?原来大夫抄写的是一个古方,原方上面写着“煎药加饧一块”。大夫把“饧”抄成了“锡”,这一下笑话就出来了。其实“饧”就是“糖”的古字。

    不知何故,高中课本上介绍王羲之是“琅琊人”时,把“琅琊”写成“琅邪”。中华书局出版的《庄子》一书,在庄周化蝶一段里,把“蝴蝶”写成“胡碟”。百思不得其解,敬候博友赐教。

    当前文字的混乱已经到了应该严格管一管的时候了。长此以往,面对我们这个有着灿烂文明的古国,情何以堪!

 

                                               东篱采菊fhx写于2011.11.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