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敕勒歌”是怎样流传下来的?
提起“敕勒歌”,每个粗通文字的人,都会知道。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地见牛羊。
这首歌儿,一直在中国文学史上名气很大。这是一首古代鲜卑族敕勒部落的民歌。鲜卑族没有文字,这首歌是怎么传下来的呢?
这就要从西晋末年“五胡乱中华”时代说起。一世聪明的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由于耳朵根子软,最终选了一个白痴儿子司马衷做接班人,屋漏又逢连阴雨,白痴司马衷又娶了一个又黑又丑又狠毒的皇后贾南风。晋朝很快就出现了“八王之乱”,西晋仅仅存在了52年就灭亡了。胡人见有机可乘,走马灯似的在中原地区出现了16个国家。到了公元386年,胡人拓跋珪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14年后,北魏又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仅仅存在了一年就完蛋了。东魏之所以才存在了短短一年,就是因为东魏有一个强权人物高欢,这个高欢就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爸爸。
高欢手下有一员大将斛律金,这个斛律金是鲜卑族敕勒部的首领。斛律金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就和这首“敕勒歌”有关。
斛律金在军事上很有一套,他望见远方的尘土,就能知道敌方人马的数量。趴在地上,就能听出敌人的距离。有一次,高欢兵败以后,在酒宴上,众将官情绪低落,斛律金为了给大家提提神,唱起了本部落悲壮的古老民歌--------“敕勒歌”。这首歌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敕勒川,阴山下”,这是说鲜卑族居住的地方。“天似穹庐,笼罩四野”,苍天就像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风吹草低见牛羊”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吹”、“低”、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据说,高欢当时也跟着斛律金唱了起来。就这样,这首著名的“敕勒歌”来到了中原地区。
因为是在这么一个重要的场面唱的,听众又都是高欢手下的名流。因此,这首“敕勒歌”就流传了下来。
东篱采菊fhx写于20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