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周易》猜想延续几千年的抢婚风俗

(2011-03-26 07:25:50)
标签:

马班如

民族里

《周易》

新娘子

婚媾

分类: 随笔

读《周易》,猜想从三千年前延续至今的抢婚风俗

 

    《周易》“屯”卦,六二爻:屯如邅(zhan)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语气助词。匪寇,匪,古义通非

    本草根认为,这就是描写的,古代抢婚风俗的场景。在行走艰难的路上,来了一哨斑驳陆离的人马,气势汹汹的,但那不是盗寇(匪寇),是来求婚的。

    既然是来求婚的,应该是喜庆友善的气氛。那么“婚媾”为什么要和“贼寇”连在一起呢?为什么不说“匪牧,婚媾”呢?为什么不说“匪商,婚媾”呢?这说明,来者不善!不过不是来抢夺钱财,而是来“抢亲”。本来,婚媾是喜庆的事,然而,一个寇字,就点明了,事情的不同寻常。

    “抢婚”又叫“劫婚”“夺婚”。也就是,男方以类似抢劫的方式,迫使女子与一男子结婚。其实,有一个字,我们不能不注意,那就是“娶”字。各位看看,“娶”字,上面是取,下面是女,这就是说,婚娶,就是把女子“取”过来。这里不禁让人联想到,强取豪夺,如此说来,娶妻,就有强取之意。

    “抢婚”到现在还在少数民族里延续着,不过,现在的“抢婚”,已经变为一种形式上的了,游戏性质了。男方来“抢婚”了,女方假意护着,新娘子故意东躲西藏,一旦俘获新娘子,新娘子故作挣扎状,女方亲友佯装营救。最后,抢婚成功。男女双方举杯庆贺,

    遥想当年,周文王演周易作卦辞之时,定有“抢婚”风俗。猜想那时的抢婚,也一定是,来抢婚的男方,貌似凶寇,其实,也就是故作姿态罢了。不然,“乘马班如”为何?乘着高头大马,还弄得红红绿绿斑斑驳驳,倒是有几分喜气呢!

    写到这里,不禁感叹。悠悠中华文化,绵绵三千年不断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