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刘邦胆大妄为父父子子沛公三纲五常 |
分类: 杂谈 |
为何开国皇帝被人赞叹的同时又有非议
项羽抓住他爹要上锅煮,他说:“我跟你是结义兄弟,我爹就是你爹,煮熟了你爹,记得给我块肉吃。”你看看,这纯粹是无义不孝,有悖人伦啊!
刘邦打仗输了,想轻装逃跑,就把自己的儿女从车上推下去,部下捡回小主人,他又推第二次……连他自己的部下都看这个家伙不顺眼了。是啊,为了夺天下,婆婆妈妈的,怎么会干成大事呢?
刘邦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夸夸其谈,到处欺负人,而且还跟妓女勾勾搭搭,未婚生子刘肥。是啊,如果刘邦规规矩矩,一切都不违反世事人伦,那充其量就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一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循规蹈矩的庄稼人。何来胆大妄为的谋逆造反呢?
刘邦瞧不起儒生,“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溺其中。”哈哈,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看起来的确“流氓气”十足,但我希望大家明白刘邦所处的年代。儒教最大的弱点就是墨守成规,不能以暴抗暴,而刘邦所处的年代恰是需要以暴抗暴,不需要墨守成规的。刘邦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其实是在试探该儒生到底有没有在乱世中的实用价值,吓得不敢作声的,不用也罢;但象郦食其那样敢面折廷争,有“以暴抗暴”精神的儒生,刘邦就立刻谢罪,延之上坐,并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