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篱采菊fhx
东篱采菊fhx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750
  • 关注人气:1,5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方言”起源的两点猜想

(2009-09-11 16:45:38)
标签:

部族

湘方言

粤方言

语韵

分类: 杂谈

对“方言”起源的两点猜想

 

 

     提起方言来,那真是一件头疼的事,北方人如果听闽南人说话,那就和听外国人说话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在我们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同样的一句汉语,如果让不同地方的人用方言说出来,那可就千差万别了。本来是同一个民族,同一种文化,同一种文字,为什么会出现差别这么大的方言呢?

    汉语的方言种类从大处说,可分为七大方言:
    第一是北方方言(广义的官话),流通在我国中原、东北、西北和西南的广大地区。第二是吴方言,即江浙话,第三是赣方言,即江西话,第四是湘方言,即湖南话,分布在湖南省大部。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主要代表(旧时以双峰话为代表)。第五是客家方言,又叫客家话、客话。第六是粤方言,又叫粤语、广东话、第七是闽方言,即闽语。

    本人没学过“音韵学”“语言学”,纯属于好奇,正因为如此,无知者无畏,因而就大胆的对方言的起源猜想一下:

    (一),自古以来,炎黄子孙人群庞大,部族林立。各部落族群的语言是不同的,尽管部族之间可以交流,但是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各部族之间,几乎是封闭的,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作为个体的人,离开部族就没法生存,一个牢固的部族团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有别于其他部族的方言。

    (二),古代诸侯国长时间相对独立的存在(尤其是周朝的800年历史)也是原因之一,就如老子在《老子》一书中描写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国与国如此封闭,自然奠定了方言的基础。现代的北京话,是不是就是当年燕国的语言?陕西话,是不是就是秦国的语言?湘方言,是不是就是楚国的语言?粤方言,是不是就是南越国的语言?有人也许提出异议说:“好几千年了,语言已经变化了。”其实不然,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最古老的诗歌集《诗经》,现代人读起来依然朗朗上口,语音语韵非常和于现代的“普通话”,这不是奇迹吗?大约三千年前的诗歌作品,如今读起来亦然合辙押韵,这就说明,几千年来,语言没有太大变化。说不定,方言就是保留了原汁原味古代信息的活化石呢!

    以上乃本人猜想,猜想者,瞎蒙也。

    敬候各位博友发表见解。

   

   (本文被文化博客《深度阅读》栏目采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