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洋”字头口语渐渐淡出日常生活

(2009-08-31 09:58:34)
标签:

字头

洋盆

洋装

搪瓷

西式服装

阿拉伯

分类: 杂谈

“洋”字头口语渐渐淡出日常生活

 

 

     曾经流行的“洋”字头口语,现如今只是一些六十岁以上的人,还偶尔再用,年轻人大多已经不熟悉了。回想一下,这也是曾经的“国耻”呀,很多自产的,好端端的国货,被冠以“洋”字,这也是那个年代遗留下来的痛苦。这些“洋”字头口语梳理了一下,比较典型的有:

    洋火------火柴。

    洋布------相对于土布、粗布而言的机织布。

    洋油------老百姓点灯用的煤油。

    洋车------人力车,城市里拉人用。

    洋井------乡村的机井。

    洋酒------葡萄酒为代表的果酒。

    洋装------西服为代表的西式服装。

    洋药片儿------各种西药片儿。

    洋铁片------可以做水桶之类的薄铁片。

    洋盆------搪瓷盆。

    洋茶缸------搪瓷缸。

    洋面--------就是现在的85面粉。

    洋柿子------就是西红柿。

    洋字码子------使用拉丁字母的所有外文。

    洋楼------用西方风格、或建筑方法盖的高楼。

    洋气------表明一个人的穿着打扮非常时髦。

    从这些口语,充分反映出想当年,西货是怎样充斥了中国的市场。到后来中国自己也能造了,可是已经习惯了的人们,仍旧以“洋”X X X 来称呼这些物品。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使用这些带有殖民色彩的词句了。愿人们记住这些词,记住这些让中华民族羞愧的词!

    不过有一个词应该照用,这个词就是“洋装”。本人认为,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装,正式场合是要穿民族服装的。日本有和服,阿拉伯有阿拉伯长袍,欧洲有西服,我们中华民族的汉族为什么没有自己的服装呢?我们中华民族在服装上失去了自我,也是一种悲哀。

    但愿这些“洋”字头口语,一去不复返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