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这样“吃”甘蔗
(散文)
父亲过世很多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不时的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父亲是个勤劳而又精细节俭的人,有一件事我现在仍然清晰地记着,就是父亲吃甘蔗的方式。
甘蔗,对于我们北方人来说,是稀罕物。每年的初冬,南方的甘蔗就开始出现在北方的市场上,市面上的甘蔗有两种,一种是紫红色的,节短而粗,一种是淡绿色的,节长而细。我们这一带出售的甘蔗,主要是紫红的那一种。在三十多年前,村里哪一家如果买两根甘蔗扛回来,全家着实高兴一阵子!
那时,一般的家庭,买来甘蔗之后,就用切菜刀,截成一段一段的,每段长约一尺,家里每人分一段或者两段。每人手持自己分得的一份,找个地方坐下来,开始美美的享用。先用牙齿把甘蔗皮剥下来,然后咬一小段在嘴里,榨甘蔗汁,甘蔗汁通过舌苔上的味蕾,让人感觉到了甜味。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的,还真是那么回事,分得不太甜的就大呼上当,分得甜的就用表情夸张的显示甜的程度。
当年,父亲买来甘蔗后,总是眼睛放着异彩地向全家说:“这是小卖部里最好的一根甘蔗,让我给挑来了!”然后父亲就开始操作分甘蔗,父亲不像别的人家那样分成一尺长的段,而是切成一寸长的一个一个小圆柱体,再把小圆柱体立着切四刀,每刀都过圆心,把小圆柱体分成八个均匀的小楔形块。父亲一丝不苟的操作着,他操刀的熟练程度,俨然就是一个厨师,我们站在周围,一边看,一边咽唾沫。等到父亲操作完了,菜板上像小山似的堆着甘蔗楔形块,父亲放下刀直起身来,扭了扭脖子,挺了挺腰,一脸的得意,然后全家人每人分得满满的一碗,找个地方坐下来,慢慢享用,每次往嘴里放一个小楔形块,在嘴里反复的嚼反复的咂,最后确实觉得没有甘蔗汁了,才吐出来。
父亲几乎每次都讲这样吃的好处,“其实,甘蔗皮也很甜的,别人家那种吃法,把甘蔗皮都糟践了,多可惜呀!咱家这样吃,一点都没扔呢!日子就得这样过。”
全家人吃完甘蔗后吐出来的甘蔗渣,父亲都收集起来,拿到院子里喂羊。
从我们家吃甘蔗,我们家过日子便可略见一斑。
父亲走了,在我们家父亲的遗风犹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