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常口语中鲜活的“古文言句子”

(2009-06-04 16:33:43)
标签:

日常口语

文言

句子

古文

分类: 随笔

日常口语中鲜活的“古文言句子”

 

 

     每逢提起古文,现代年轻人都会对那些艰涩的古文句子,望文生畏、搔首挠耳。

    其实,很多古文句子就在我们生活的口头语中,请看看下面几句话:

    “这次评职称评上评不上,我不在乎!”

    “你哇啦哇啦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我只是说说而已,瞧你那个样子,急什么?”

    “今年年景好,牛二哥收了个大囤满小囤流,有点忘乎所以了。”

    “大嫂,你别着急,等你儿子上了高中,课程紧了,自然而然就知道认真念书了。”

    ......。

    这样的句子还很多,这都是非常普通的日常口语,不用解释,任何人都能听懂。其实里面都含着“古文言”短句。“在乎”,“所以然”,“说说而已”,“忘乎所以”,“自然而然”。

    我们不妨叫一下真儿,什么叫“在乎”?词典的解释是:在意,介意,在于。“乎”在这个词里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所以然”?词典的解释是:指为什么是这样的原因和道理。那么“然”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些文言用词,在古文里是比比皆是的,“乎”“然”“而已”“胡”“恶”等等,都是出现频率很高的文言用词,如今用到口语中,只是司空见惯罢了,人们先用,并不关心怎样解释。就好像生活中,用棍子撬动西,会用就行,没必要先学会物理学的“杠杆原理”,再来撬动西。老农拉着自己产的蔬菜到集市上去卖,市面上蔬菜少就贵点,蔬菜多就贱点,没有必要先学会经济学的“市场规律”,再来卖菜。

    再比如,平时说的“画画”,“尿尿”,“写写”,“算算”......。人们说这些词时,立刻就明白是什么意思,并不关心什么这两个字虽然相同,但是第一个字是“动词”,第二个字是“名词”。

    也许再过两千年,当今的语言习惯,就成了古文。“救火”?什么意思?火快熄灭了的时候,加点燃料救一下?“打扫卫生”?什么意思?把“卫生”打扫掉,把屋子弄得更脏一些?88?就是八十八嘛!怎么成了再见的意思?

    真是不敢展望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