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里面的一个故事
南宋诗人叶采有一首绝句: 双双瓦雀行书案,
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
不知春去几多时。
(瓦雀,就是麻雀)
诗人潜心读周易,都忘却了春已离去多时,可见《周易》读起来多么引人入胜。《周易》凡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卦有卦名、卦辞,爻有爻题、爻辞,周朝初年作品。里面怎么会有故事呢?听我细细道来。
《周易》第十一卦“泰”的“九二”爻辞:
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中行。
包借为匏,荒、大,包荒,就是大葫芦。冯河,就是渡河。亡,没有。尚借为赏,中行,途中。
故事来了。
有一个人,行至河边,想渡河,正愁没办法时,见到一个巨大的葫芦,喜出望外,于是系与腰间,开始用葫芦来渡河。下水后,发现自己的朋友也在奋力凫水过河,已经精疲力尽了,不遐遗朋,怎么能扔下朋友不管呢?甘冒风险,携之共渡,通过一番搏击,还好,二人均未被水淹死。因其有此义举,上岸后,在继续赶路的途中,得到众人的奖赏。
古文的特点就是用最少的字,来表达很丰富的内容,这不,寥寥十四个字,就叙述了一个有来有趣的故事,很有意思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