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讥讽“学历注水”
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学历满天飞的国家,在名利的驱使下,很多人想方设法弄个体面的第二学历标签帖在脑门上。尤其一些在职的官员们,动不动就是“硕士”、“博士”,天知道他们在公务缠身的情况下,是怎么读完的一摞一摞的专业书?是怎么通过的论文答辩?难道都是天才?神人?所以很难排除“学历注水”的嫌疑。在天上展翅飞翔的有雄鹰也有纸糊的风筝。
《庄子》外篇“田子方”中有一个故事,就是讽刺的“学历注水”。原文如下:
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
庄子曰:“鲁少儒。”
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
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圜(yuan)冠者,知天时;履句屦(ju)者,知地形;缓佩玦(jue)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死罪!’”
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
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
译文(如有不妥请博友指正):
庄子去见鲁哀公。哀公对庄子说:“鲁国有很多儒士,但很少有像先生这样有道术的。”
庄子说:“鲁国儒士不是很多而是很少。”
哀公说:“全鲁国差不多都穿儒士的服装(都拿着学位证书呢!),怎么说儒士少呢?”
庄子说:“我听说,儒者戴圆帽的,懂天时;穿方鞋的,懂地理;用五色丝带系佩玉块的,遇事能决断。君子有这种道术的,未必穿这种服装;穿这种服装的,未必懂得道术。您如果不信,何不号令全国说:‘不懂道术而穿儒服的,罪当处死!’”
于是哀公下号令五天,而鲁国没有人敢穿儒服,只有一个男子穿着儒服站立在朝门前。哀公立即召来询问国事,不管怎样千变万化的提问题,他都能应对如流。
庄子说:“全鲁国只有一个儒者,能叫多吗?”
鲁哀公一道令下,那些假学者们都原形毕露。最后只有一人有真才实学,其他人都过起了“破帽遮颜过闹市”的日子,不是真金就怕火炼啊。
当今社会很流行的一句话就是“读书就是为了混个毕业证”,进而引出了大学生们喊了很多年的一句口号“60分万岁”。想一想,混来的毕业证其中的含水量会小得了吗?着儒服者,腹内空空也。大凡为了图虚名而去追求的东西,都免不了要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看那一只只占山为王、身着儒服的纸老虎们,称王称霸呼风唤雨,前呼后拥风光无限,可是这些威风凛凛的纸老虎有谁来捅破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