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糊涂
近读《新视角》2008.3
期,周国勇的一篇文章《需要一点糊涂》,读后感悟良多。也许是固有频率相同产生的共振,知音也。
文中记述了三段对话,如下:
其一,作者问一位成功的生意人:
“家产几何?”
答曰:“不清楚”。
“别怕,我不向你借钱!!!”
“哈哈,如果我每天都非常关心赚多少或亏多少,那样就影响做生意的心情,生意人要糊涂一点,太精明没出息!”
其二,作者问一位小有名气的写手:
“至今发文几何?”
答曰:“不清楚。”
“不可能啊。”
“我从来不保留发稿记录,寄来的样报样刊积攒到一定数量就当废纸卖掉。因为我不打算出书,更不打算加入什么作协,留它何用?”
其三,作者问一位好酒之人:
“你们几个酒友是轮流坐东吗?”
答曰:“不清楚。”
“如果不是轮流请,有人不就吃亏了吗?”
“嗨,我只知道我经常请客,别人也经常请我,有酒喝就行。”
生活当中有时候就是需要“不清楚”,需要一点糊涂。这样活得轻松,活得不累。
然而,真做起来就不容易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这和一个人的天性有关,和一个人的胸怀有关。有的人就是天生的宽宏大量,有的人就是天生的心胸狭窄。所以,男人娶妻最好娶一个丢三落四的媳妇,太精细的人,多数都不宽容。
有一次,几位老师从省会学习归来,见了我大呼“惊险”,原来他们当中的一位,矢志要到省会附近的“柏林禅院”落发为僧,几经苦口婆心的劝阻,方才作罢。我听后窃窃笑之,那位想出家的老师不用劝,他永远不会出家,为什么呢?他目前的生活是夫妻恩爱、家庭和睦,过日子斤斤计较、精打细算、勤俭节俭,人称“钱罐子”只进不出,一分钱攥出水来。这样的人和红尘有着难以割舍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怎么会遁入空门呢?
庄子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我们如果抛弃了一己之私,功业利禄,名声荣誉。生活中就能“不清楚”,抑或糊涂一点。也许这就是活的轻松自如的至人、神人、圣人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