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迷人的赵易山

(2008-04-15 07:40:58)
标签:

杂谈

 迷人的赵易山
 
---------老师们课堂教学的楷模
 
    央视正在火爆进行的“青歌赛”中,有一位“文化艺术知识”评委,赵易山教授,开赛以来,他吸引了广大电视观众的眼球。赵教授文雅,和蔼。他那张年轻漂亮的面孔总是挂着微笑,点评的措辞透出他高深的修养,和一颗善良的心。
    他负责的是“视唱练耳”,有一部分是“ 模唱”,让参赛者听一段旋律,然后哼唱出来,这是很难的一项内容,大部分参赛者记住了旋律的开头和结尾,中间就唱错了。
    作为普通人点评时可以有一下几种评说:
    (1)“开头和结尾唱对了,中间唱错了。”
    (2)“开头和结尾唱对了,中间唱乱了。”
    (3)“开头和结尾唱对了,中间走调了。”
    (4)“开头和结尾唱对了,中间乱套了。”
    然而,赵易山教授的点评,让人听起来非常舒服,语言让人听起来不得不佩服的五体投地,他笑着带点轻幽默的说:
    “开头和结尾都很好,就是中间你自己创作了一段,总体还不错。”
    有时还这样说:
    “开头和结尾蛮好,就是中间没怎么找对,还行。”
    这样的点评就如迎面吹来的柔和而温暖的春风,本来就是紧张的比赛,如果评委措辞生硬,必定增加选手的心理压力,像赵易山教授这样高水平的点评,缓解了紧张气氛,营造了很好的比赛氛围。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到我们做老师的,尤其是教中学的,中学生都大一些了,有自尊心了,如果评说不当,会伤害学生的心灵。老师上课每天都面临着对学生的点评。上课就要有提问,这是教学环节之一,学生回答后就要点评。学生的回答问题时一般规律是答对的少,出错的多(如果学生都会就没有提问的必要了),目前老师对出错学生的点评大概分这么几种类型:
    (1)不耐烦型
    a“哎呀,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b“哎呀,刚才你认真听课了吗。”
    c“你呀,你呀,唉。”
    (2)急躁型
    a“真笨,让我说你什么好。”
    b“走思了吧!不聚精会神!”
    c“下次不许出错!”
    (3)挖苦型
    a“榆木疙瘩脑袋!”
    b“混球!糊涂!”
    c“装了一脑袋糨子!”
    当然,挖苦型是极少数,但是不耐烦和急躁也会给学生带来压力,我们要向赵教授学习,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师生应是互尊的,学生应尊敬老师,老师也应尊重学生,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点评出错的学生呢?“哦,可能有点紧张,坐下听听别的同学怎样说的。”“也许你会,就是不知怎样表达。”“哦,不会不要紧,慢慢来,如果刚才的课你还有不懂的地方,下课后我再给你讲一遍。”“如果你刚才没注意听讲,以后可要汲取教训哟。”“现在不会不要紧,课下一定想办法弄明白,好吧。”
    我们当老师的,要好好向赵易山教授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