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姓氏谁决定?

(2008-03-05 13:59:48)
标签:

杂谈

 
我的姓氏谁决定?
 
 
--------由简化字,繁体字的讨论谈起
 
    前几天,新浪博客首页的头条、开展了简体字和繁体字的讨论。各持己见,各有道理。
     其实,简体字的偏旁的简化无可厚非。可是,非偏旁的整体简化就有争议了,例如:“榦”“幹”“乾”三合一简为“干”,就太过分了,此类例子还很多,让年轻人读起古文来就困难了。有人说,年轻人读古文干什么?没有古文中国的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如此类推,再进行几次简化,那么,年轻人就和古文割裂了。文字是符号,可中国的汉字不仅仅是符号,每一个汉字几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个典故。如此简下去,必将面目全非。韩国人为了民族的自尊,放弃了使用了很长时间的汉字,自创了韩文。那么我们中国人再与时俱进的简下去,就等于又创造了一种新文字。呜呼!不敢设想。
    简化字弄得我们几个姓氏也不知怎么写了。
    本人姓傅,但因为简化字闹得,很多祖人都写“付”字。还有“萧”与“肖”,“阎”与“闫”,“蓝”与“兰”等等。弄得《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也无可奈何的说:近些年“X”姓也俗写为“Y”。天大的笑话。根本不相同的两个字怎么会因为俗写就通用呢?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很多人不知自己的姓氏写哪个字,这个混乱造成填表、报考、户口等项目的困难。
    还有一些笑话,高中课本应该是比较规范的,可是在王羲之的小注里写道:琅邪人。查遍字典也不见“邪”的ya读音,“琅琊”怎么变成“琅邪”呢?近读庄子的齐物论,硬把“蝴蝶”写成“胡蝶”(见中华书局、2007年3月第一版,译注者、孙通海、http://www.zhbc.com.cn   有兴趣的博友可看一下)。
    我这样说可能有人不同意,但明显的事实都是简化字惹得祸,不是吗?
    当然我不同意全部恢复繁体,但应该除偏旁外的全部恢复,一个人整容是可以的,但不能面目全非,太过分你就不是你了。
    有人说简体字是为了写字方便,然而,也不能为了方便就不顾一切吧!
    汉字写了几千年,难道就我们聪明?古人愚蠢没想到简化?别不可一世了,别认为古人只识弯弓射大雕了。
    汉字延续几千年,自有延续的道理。简化字的步子太大了,不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活的艺术
后一篇:论四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