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看投掷(学习)

(2013-03-07 23:34:36)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书

     投掷的任务是在投掷过程中,运动员将身体各部分的作用集中到投掷臂对器械施力,以最大的速度计最佳初始条件将器械投出。其目的是力求将器械投掷到最大的远度。

一、影响投掷远度的因素   

    投掷动作过程分为助跑(或滑步、旋转),超越器械和投掷等动作阶段。

    受空气动力作用较小的投掷物(如铅球、实心球)的飞行,可用斜抛运动进行描述和分析。由于出手点高于落地点,因此投掷物的飞行远度取决于出手速度、出手角及出手高度。而受空气动力作用明显的投掷物(如标枪、铁饼)的飞行,不仅与上述初始力学条件有关,而且还与投掷物的姿态(如姿态角、攻角)、运动状态(如标枪的旋转及俯仰角速度)及其物理特性(如标枪的固有振动频率、转动惯量以及重心与形心的位置)有关。

二、助跑对投掷远度的作用:

    1、增大投掷时器械的初速度

    通过助跑可使身体与投掷物具有一定的运动速度,由于助跑速度可与投掷速度迭加,因而提高了器械的初速度,最后增加了器械的出手速度。

    2、提高肌肉的弹性势能

    各项投掷项目都用“超越器械”动作进行由助跑向投掷动作进行衔接与过渡。所谓超越器械动作,从其形态上市把器械留在身体后面,增大投掷用力的“工作距离”。而从肌肉工作性质上看,是使肌肉在做投掷动作之前,先做退让性收缩。如超越器械师运动员所做的“背弓”,躯干及整个身体的扭转,使进行投掷用力的肌肉拉伸产生弹性势能。因此助跑时身体的动能,在超越器械师转化为肌肉的弹性势能,而在投掷过程中这一部分势能释放,增大了肌肉对投掷物所做的功,转化为投掷物的动能,增大了投掷物的出手速度。

    3、为人体动量向器械转移创造条件

    由于助跑人体具有一定大小的动量,在投掷过程中可把运动员与器械看成是人与器械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投掷臂对器械施力过程中,也就是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了人体力量向器械的传递和转移。

三、投掷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

    1、全身各部分动作的配合原理

    投掷动作时由人体各部分的活动完成的,其目的是将身体各部分的作用集中和传递到投掷臂,最后作用于器械。为此,在投掷活动中身体各部分的活动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1)关节活动顺序性  在投掷时人体各环节按照由下而上的方法及时间顺序进行活动。因此能产生良好的投掷效果。

    (2)人体各环节同时结束用力状态的特点  在投掷过程中,下肢稳固的支撑才能保证人体对投掷方向产生良好的用力状态。因此正确的投掷技术,在表现出大关节带动小关节的同时,还应表现出大小关节同时结束用力状态的特点。

    (3)身体重心位移及速度变化的规律  在投掷过程中,身体重心在投掷方向位移不间断的特点,这是人体给投掷物产生良好施力状态的必要条件。如果身体重心在投掷方向的位移出现停顿,就会影响人体给予器械的作用力的发挥,使投掷远度下降因此在投掷时,躯干及非投掷臂不应向后移,而应积极向投掷方向移动。

 

 

                                      ——摘抄之《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P:320-324页)

                                                             2013、3、8 0:3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