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文化赋能创新发展座谈会摄影纪实
标签:
红色文化传承创新郝小学 |
分类: 文化 |
传承红色文化 赋能创新发展座谈会摄影纪实
金秋时节,革命老区平山县层林尽染,浸润着厚重的红色底蕴。10月23日,怀揣着对革命先辈的深切敬仰、对红色薪火永续传递的热切期盼,由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邢文、秘书长陈阳带领的11人团队,与中央北方局历史陈列馆馆长李守明、拦道石红色风景区总经理王淑新带领的团队及各界贤达汇聚于此,共同开启 “传承红色文化 赋能创新发展” 座谈会的序幕。这场以红色文化为精神纽带、以创新发展为时代航向的盛会,旨在穿透历史的迷雾,深挖红色文化蕴含的时代密码,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沃土中焕发蓬勃生机,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书写红色与创新交融的时代篇章。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革命岁月中淬炼出的精神瑰宝。它镌刻着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足迹,凝聚着他们运筹帷幄的智慧光芒,更承载着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的初心信仰。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西柏坡的进京 “赶考”,红色文化始终是激励华夏儿女奋勇向前的精神灯塔,是凝聚民族向心力、汇聚发展合力的强大纽带。而创新发展,是新时代浪潮中引领社会变革、驱动事业突破的核心引擎,是破解发展难题、开辟未来新局的关键密钥。当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创新发展的时代活力相遇,便碰撞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能量。在新时代新长征的征途中,探寻二者深度融合的路径,让红色基因在创新实践中绽放更璀璨的光芒,不仅关乎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更关乎区域乃至国家发展的未来走向,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与深远持久的历史价值。
汇聚各界红色力量 星光熠熠思想碰撞
此次座谈会的号召力,吸引了红色文化研究、传承与地方发展领域的引领者与实践先行者,他们带着对红色事业的热忱与深耕领域的专业见解齐聚一堂,为座谈会注入了强大的智慧能量。
老革命后代85岁的栗庆瑞,带着家族传承的红色记忆,肩负着延续革命精神的使命;
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策委员、市委专家团副理事长、石家庄市社科联原主席81岁的路继舜,深耕地方文化研究数十载,是解读区域红色文化的 “活字典”;

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邢文、秘书长陈阳团队,是推动红色文化跨区域传播的倡导者、践行者;
平山县原人大主任、平山旅游协会名誉会长李海明,扎根家乡热土,对平山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了如指掌;平山县旅游局副局长韩永兵,专注于红色旅游与地方发展的深度融合;

中央北方局历史陈列馆馆长李守明,以场馆为载体,让红色历史 “活” 起来,拦道石红色风景区总经理王淑新,用景区运营实践诠释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理事、英国皇家邮协会理事、河北集邮协会副会长、明爱伦敦学院校友会会长张华东,以独特的文化视角,为红色文化传播开辟新维度;
石家庄市委党校原教师孙蕴仪,擅长从理论层面解读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


河北云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建华,探索红色文化与企业发展的结合点;西柏坡商会秘书长杨金龙,搭建红色资源与商业发展的桥梁;
河北云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胜如,致力于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播;
平山县怀常峪村委李建国,扎根基层,推动乡村红色文化建设;
全国新媒体联盟主席郝小学,借助新媒体力量,让红色文化走进大众视野;
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省票友协会会长陈平,以文史研究为基,深挖红色历史价值。







来自内蒙古、江西、河北的老中青几十位星光熠熠嘉宾的莅会,不仅是对座谈会主题的高度认同,更为思想的碰撞、经验的分享与成果的产出筑牢了坚实根基。
耄耋老人致辞欢迎 开启红色交流篇章
座谈会的帷幕,由老革命后代栗老拉开。他以自身流淌的革命血脉为起点,将时光拉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深情讲述革命老区平山民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地位 —— 这里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进驻西柏坡的 “红色堡垒”,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革命先辈的热血与牺牲。“平山的山山水水,都记录着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红色基因的精神密码。” 栗老的话语饱含深情,既有对革命历史的深切缅怀,也有对传承红色文化的坚定担当。他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达了最热烈的欢迎与最诚挚的感谢,并强调:“传承好红色文化,是我们对革命先辈的最好告慰;发展好红色事业,是我们肩负的时代使命。” 这份饱含温度与力量的欢迎辞,瞬间点燃了现场嘉宾的情感共鸣,让座谈会在庄重而温暖的氛围中,开启了红色交流的崭新篇章。
红色文化基金会创新 展现红色传承力量
紧接着,陈阳秘书长,以清晰的脉络、生动的案例,向在场嘉宾全面展现了基金会在红色文化传承之路上的坚定足迹。他介绍,基金会自成立之初,便以 “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 为宗旨,怀揣着对红色文化的敬畏之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红色文化的保护、研究与传播工作。愿景:旨在构建一个集历史教育、文化体验、影视创作、国防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文旅项目,系统性打造“中国红色精神文化基因传承工程”。通过创新的方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使其成为传承红色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5年来,基金会不仅组织开展了 “重走长征路”“红色故事宣讲大赛” 等一系列红色主题活动,还资助了数十个红色文化研究项目,助力红色历史文献的整理与出版;同时,积极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红色场馆,触摸历史温度。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基金会在红色文化创新传播方面的探索 —— 通过打造红色文化展馆,让观众足不出户便能 “云游” 红色圣地;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让红色资源成为带动地方发展的 “金钥匙”;分享的一个个实践案例、一组组亮眼数据,不仅让在场嘉宾对基金会的工作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更展现了社会组织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的强大力量,为各地开展红色文化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解读北局红色项目 深挖红色历史价值
主持人陈平会长,长期深耕红色历史研究领域,此次他以北方局红色项目为核心,为在场嘉宾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红色历史解读。凭借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结合一个个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将北方局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 —— 从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华北人民开展游击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为全国解放事业输送力量,北方局始终是党在北方地区的 “战斗堡垒”,是连接党中央与人民群众的 “红色纽带”。
深入阐释了北方局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北方局的历史,是一部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奋斗史,更是一部践行初心、服务人民的为民史。这种‘不畏艰难、勇担使命’的精神,正是新时代我们需要传承和弘扬的核心力量。” 同时,他还详细介绍了北方局红色项目的建设进展:北方局历史陈列馆正在扩充展品,让历史细节更鲜活;针对不同群体开发的红色教育课程,已走进学校、企业、社区,让红色精神深入人心;串联北方局旧址、战斗遗址的红色旅游线路,即将正式推出,让游客在行走中感悟红色历史。他的解读,不仅让在场嘉宾更清晰地认识到北方局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与重要价值,更激发了大家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诠释平山红色文化 彰显地方特色底蕴
老领导、文化名家路继舜,作为深耕石家庄地区文化研究的 “本土专家”,对平山红色文化的解读可谓 “入木三分”。他指出,平山不仅是革命老区,更是红色文化的 “富矿”—— 这里有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的西柏坡,有见证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中央北方局旧址,有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奋斗足迹。这些红色资源,是平山最珍贵的历史记忆,更是平山独特的文化名片。
路老从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时代价值与传承路径四个维度,对平山红色文化进行了全面剖析。他强调:“平山红色文化的核心,是‘两个务必’的西柏坡精神,是‘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在新时代,这种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成为我们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发展的重要法宝。” 结合平山县的实际发展情况,他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将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打造 “红色研学 + 生态旅游” 的特色线路;将红色文化与文化产业结合,开发红色文创产品,让红色文化 “看得见 摸得着 带得走”;将红色文化与教育事业融合,把红色故事纳入学校思政课程,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扎根。路老的发言,既有理论高度的引领,又有实践层面的指导,让在场嘉宾对平山红色文化的特色底蕴与发展潜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平山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能量。
筹建京津冀工委会 拓宽红色传承版图
在座谈会的议程中,“筹建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基金会京津冀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委会)” 成为强强联合、整合资源,最具前瞻性与突破性的议题之一。与会嘉宾围绕这一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思想的火花在会场中不断碰撞。大家一致认为,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北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不仅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 从北京的香山革命纪念地,到天津的平津战役纪念馆,再到河北的西柏坡、冉庄地道战遗址,红色基因遍布这片热土;更拥有广阔的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空间,三地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文化需求旺盛,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筹建工委会,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乘法’。” 一位嘉宾的发言引发了众人共鸣。大家认为,工委会的成立,能够打破地域壁垒,整合三地红色文化资源,实现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联合打造跨区域红色旅游线路,让游客一站式感受京津冀红色历史;共同开展红色文化研究项目,深挖三地红色文化的内在联系;联合举办红色主题活动,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与会嘉宾还围绕工委会的组织架构、工作职责、运行机制以及近期工作计划展开了细致讨论,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大家纷纷表示,将全力支持工委会的筹建工作,为红色文化在京津冀地区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这一议题的商议,标志着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基金会的红色传承版图将进一步拓宽,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将跨越地域限制,在更大范围内绽放光芒。
踊跃发言献智献策 共话红色创新融合
在来宾发言环节,现场氛围达到高潮。各位嘉宾结合自身的工作领域与研究方向,围绕 “传承红色文化,赋能创新发展” 的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分享着自己的思考与感悟,为红色文化与创新发展的融合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与思路。
立足平山旅游产业发展实际,提出的 “以红色文化为魂,以旅游体验为载体” 的发展思路:要跳出‘参观式’旅游的局限,打造沉浸式红色体验项目,让游客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亲身感受革命岁月,让红色文化真正走进人心;聚焦红色场馆的创新运营:引入 VR、AR 等技术,还原革命场景,让年轻一代通过科技手段感受红色历史的魅力;开展‘红色讲解员进校园’活动,让红色故事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要将红色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以‘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红色精神激励员工,推动企业在农业科技领域不断突破,开发‘红色 + 农业’研学项目,让游客在体验农耕文化的同时,感悟红色精神;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利用短视频、直播、新媒体文章等形式,将红色故事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内容,打造‘红色主播’团队,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破圈’传播……
各位嘉宾的发言,或聚焦实践、或着眼创新、或立足长远,每一个观点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每一条建议都饱含着对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热忱,为座谈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思想活力。





缔结友谊 喜结硕果
今日的 “传承红色文化,赋能创新发展” 座谈会,在各位领导和嘉宾的积极参与和深入交流下,既缔结了友谊,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场盛会,不仅是一次红色文化传承经验的 “分享会”,更是一次创新发展思路的 “碰撞会”。通过交流,大家分享了在红色文化挖掘、传播、转化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深化了对红色文化时代价值的认识;通过探讨,明确了红色文化与旅游、教育、科技、企业发展等领域融合的路径,为红色文化赋能创新发展提供了清晰方向。更重要的是,此次座谈会让在场的每一位参与者,都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清晰地看到了创新发展为红色文化注入的新活力,以及红色文化为创新发展提供的精神支撑。
此次座谈会,真正实现了 “交流互鉴、凝聚共识、共谋发展” 的目标。新组织将成立,不仅为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搭建了一个跨区域、跨领域的交流平台,让不同领域的力量汇聚在一起,为红色事业的发展凝聚了强大合力;还为今后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相信,在各位领导与嘉宾的引领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下,红色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区域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期待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各方合作,不断探索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 —— 让红色基因融入时代血脉,代代相传;让创新发展引领红色事业,走向更广阔的未来。坚信,红色文化与创新发展的深度融合,必将书写出更加精彩的时代篇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力量。

全国新媒体联盟主席、中国和谐文化建设促进会副会长郝小学,教授、一级美术师李凤梅,以现场直播、多媒体报道了本次座谈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