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薪火照市井评韵雅音赓华章,袁淑梅艺术中心揭牌暨湾里庙大舞台亮相摄影纪实
标签:
评剧袁淑梅艺术中心大舞台郝小学 |
分类: 文化 |
非遗薪火照市井 评韵雅音赓华章
袁淑梅艺术中心揭牌暨湾里庙大舞台亮相 摄影纪实
7月13日夜,石家庄湾里庙步行街华灯璀璨,人声鼎沸。全国著名步行街的核心地段,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专业与大众的文化盛典在此上演,袁淑梅艺术中心揭牌暨湾里庙大舞台开幕仪式,以艺术为钥,开启了非遗文化与市井烟火的深度对话。
鼓乐争鸣开新篇,非遗绽放撼步街
活动伊始,燕赵心连心艺术团行走的鼓花鼓舞队带来的表演《青春舞曲》《爱我中华》,以激昂的节奏划破夜空。鼓点里,是活力的律动与民族的豪情,为这场文化盛事拉开了序幕。
在喜庆的乐声中,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剧代表性传承人袁淑梅,与领导、嘉宾共同为新落成的袁淑梅艺术中心揭牌。红绸落下,这座承载着评剧传承使命的艺术空间正式亮相,成为湾里庙步行街又一道亮眼的文化风景。
作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此步行街因剪纸、铁板浮雕、烙画等国家级工艺大师非遗工作室的入驻闻名。此次袁淑梅艺术中心(湾里庙大舞台)的登场,不仅为街区注入了"评剧"这一国家级非遗剧种的深厚底蕴,更以"传统文化+现代商业"的融合模式震撼登场,让千年文脉在市井烟火中焕发新生,为市民与游客搭建起触摸历史、亲近艺术的桥梁。
凤冠映彩筑舞台,雅俗共赏凝星光
大舞台的设计独具匠心:门头以戏曲"凤冠、盔头"为灵感,飞檐翘角间彰显戏曲艺术的灵动与庄重;超大LED显示屏与伸缩舞台的现代配置,让传统艺术有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专业性、观赏性与趣味性的交织,让这座舞台既成非遗展示的窗口,也为大众参与提供了包容接地气的平台。
夜幕下的演出,恰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秦川音乐艺术学校川仔乐队的孩子们以《逆战》《还我蔚蓝》的动感旋律点燃全场,少年们的活力与传统舞台碰撞出别样火花。
河北省书协主席刘金凯跨界演唱的评剧《秦香莲》选段,尽显戏迷情怀;蔚县剪纸国家级传承人周淑英携非遗礼物道贺,让多元非遗在舞台上交相辉映。
器乐演奏《萌动》的悠扬、京剧《海港》选段的铿锵、评剧《刘巧儿》选段的质朴……专业艺术家的演绎与群众文艺爱好者(票友)的参与相得益彰。
河北省群艺馆红梅河北梆子艺术团的演出尤为夺目:李璤珺演绎的《龙江颂》选段正气凛然,冉金萍再现的《穆桂英挂帅》选段豪情万丈,加之汗流浃背、赓续优秀文化、老当益壮、著名的司鼓师张四肖、板胡师田国防的伴奏,10人乐队阵容专业雄浑,让传统剧种的魅力直抵人心。
评韵薪火传新声,文化担当续华章
演出中,评剧的传承脉络清晰可见。京胡独奏《夜深沉》的婉转,评剧《安娥》选段的激昂,无不诉说着中国戏剧,尤其是评剧的独特生命力。作为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的经典之作,《安娥》曾斩获多项国家级大奖,更将袁淑梅推向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的领奖台。今夜票友杜根军演唱的《安娥》选段,与主持人朗读的袁淑梅文章《我爱舞台》,共同勾勒出一位艺术家对舞台的赤诚、眷恋。
压轴时刻,袁淑梅登台致辞。她深情坦言:"评剧是河北的根,是全国的魂。大舞台的诞生,是当地政府、管委会文化担当的见证。"她承诺,未来将以"新面孔、新模式"赋能街区,让评剧艺术通过文化活动引流、品牌升级,成为市民游客"常来常新"的精神家园。随后,她带领学生演唱的新派名剧《花为媒》"报花名",唱腔婉转,身段灵动,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从专业艺术家到少年儿童,从非遗传承人到普通票友,百余位表演者以"专业引领、群众参与"的模式,让高雅艺术扎根市井,让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让戏剧演唱走近百姓。袁淑梅艺术中心与湾里庙大舞台的启用,不仅是一座物理空间的诞生,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它让评剧从剧场走向街头,让非遗从课本走进生活,在商业街区的烟火气中,为传统文化注入了可持续的生命力,也为城市文化建设写下了"以文化人 以文润城"的生动注脚,为这座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在新时代的腾飞积蓄文化和艺术的新动能。
全国新媒体联盟主席、中国和谐文化建设促进会副会长郝小学,一级美术师、教授李凤梅,以现场直播、多媒体对本次揭牌仪式予以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