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李满天下”不能说成“桃李满天”

(2014-07-05 15:18:41)
标签:

桃李满天

桃李满天下

语境

咬文嚼字

分类: 教研—探幽发微
http://s1/mw690/001sid9tgy6KcYuvFgA10&690


       2014年6月30日晚,我国最年长的院士、我国科技界的泰斗级人物魏寿昆辞世,享年107岁。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分会于当日向北京科技大学发唁电说”魏寿昆先生一生在燕京学领域精勤不倦、奋斗不息、桃李满天、著述如林,为中国钢铁工业倾注了毕生心血,做出了巨大贡献。“
       唁电中“桃李满天”,显然是为了在上下文的语境中取得前后措辞上的一致及音调上的谐调而有意将“桃李满天下”调整而成的缩略说法。但这种调整却不是成功的,其理由如下:
       一、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不可以随便变通使用。据《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载: “狄仁杰尝荐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后人就用"桃李满天下"比喻一位长者或老师所培养的遍布天下各地的众多的精英后辈和学生。
       二、具体到“桃李满天”和“桃李满天下”这两个词语来说,“天”和“天下”的意思也相距太远,不能强迫读者接受这里的“天”就是“天下”的意思。无论如何,“满天”是指充满或布满天空,形容数量多,而“满天下”则是指遍布全国或世界各地,形容数量多、分布广。
       另外,唁电是一种正式文体,它要求行文时措辞严谨、正式,这也决定了这里“桃李满天下”不能省为“桃李满天”。
如果在某一抒情的情景中,人们置身于一片春天的桃花李花之下,仰面朝天,说“桃李满天”则是非常合适的。

       顺便说,“桃李”在汉语中,有四个文化方面的隐喻含义:
     【1】 桃花与李花。这是本意。
《诗·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后因以“桃李”形容貌美。
  <注:襛nóng 1.衣厚貌。2.繁密茂盛貌。>
       【2】. 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如前文所述。
       【3】. 喻人的青春年少。
<明>徐渭 《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4】. 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唐 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一: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