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菖蒲 沈纯 |
《谢长留》开坑以来,很感谢大家── 一鞠躬。
,大约是小子表述不当,正传里有很多含混不清情节模糊之处,特在此做一总结,以飨读者。
文中有数处官职、地名、年号等等不能一一对应时代的错误,对此,各位可以忽略过去,故事的背景是纯属虚构的一个朝代,一切背景和人物都是子虚乌有。我们姑且像文中提到的那样简单的称它为“圣朝”,这个朝代经历了圣宗、太宗、孝宗三代君主,到了孝宗某年,忠奋侯谢标将军领军打了一个大胜仗,於是改年号为“大平”。也就是这一年,长留出生了。这个时候重华已经七岁。(说到这里,纠正一个错误,孝宗长公主嫁给卞司空的小儿子,生下锦娘,锦娘又和谢标生下长留,因此卞司空应当是长留的外曾祖父而非曾祖父。这个错误完全是由於我的缺乏常识引起的,请恕罪则个……)十三年後,重华即位。年号“万统”。故事开始於万统七年的大小榆谷之战,然後便是立後、出走等等。有一些情节,比如应四的身世,重华为什麽一意孤行任裴章为大将,在正文中都没有交代,倒不是没有考虑到,单纯是因为懒的缘故,想著不写不也是一样看得懂麽?就略过去了……汗……(我毕生致力追求用最少的字完成目标……)
但是,後来还是在番外里尽量交代了(──早知道还是要写番外,正传就不节约了啊……),还有就是长留之所以可以顺利出宫,其实是因为重华特意派去了应四,交代得比较隐晦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我想重华对长留的了解应该是超过长留所能想象的程度的,这也是後来他敢用裴章的原因吧?
综上所述,就是,这个故事必须前传、正文、番外这样一路读下来才能完全弄明白。
一贯认为文章是为了自娱而非娱人。《谢长留》是自己写得很开心的文章,兴之所至便涂抹几笔,若没有心情就任由它闲置一旁,所以,结构失於零散,很多线索开头提到,後来因为种种原因也就略过不提了。
但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涉及政治或者宫廷斗争的内容。
个人的意见,所谓历史,不是看几本小说,或者二十四史一路看下来就可以了的,要写历史题材没有四五十年的人生历练实在是自取其辱,笑。再者,历史是一个大的轮回。比如,唐,兴於女祸,亦毁於女祸;而,欺人孤儿寡妇者,孤儿寡妇又被欺。一朝一代的历史,也决不是可以与整个大的历史阶段相割裂的。一件历史事件的发生,决不是表面看来的简单,其中因缘有的时候可以追溯上百年,牵涉到的各方势力纠葛与斗争,更是难以想象。所以,我从来是不敢碰这类题材的。
凤凰写文,纯为自娱,亦自有坚持:一坚决清水不碰H,二不肯白烂,三决不弱智低能,四女子当妩媚男子当飒爽,是断不肯写出人妖来的。
有人问:长留为什麽不愿意回去?
其实文中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相爱并不一定可以相守,世间多的是身不由己,这样的结局也算是自己的一点感慨吧?!
有大人问是不是对重华的惩罚。我觉得不是。在我个人的观点,重华并没有作错什麽事,男子汉大丈夫难道不该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麽?在他所处的地位,我觉得他所做的正是他该做的。我读金庸,最恨的就是不能嫁郭靖为妻,郭靖为国为民,正是好男儿的典范。打个比方,他难道会为了黄蓉弃襄阳於不顾麽?重华也是如此,就我个人的观点,他若是一味偏袒长留致朝纲不顾,我是看不起的。而那个时候的长留,虽有豪气,但终究并不成熟……
重华的戏份不多,据说甚至不如沈江,笑,这倒是有意为之了。重华是舜名,取名重华,就是寓意明君。由於篇幅所限,也因为不写政治历史宫廷斗争,确实是难以表现的,所以,只好希望借由这个名字可以看到一点点人物风骨。也因为这样,干脆安排写他的地方都淡淡扫过,一点一点的淡墨,把他放在离故事稍远的地方,再借由长留、应四、柳三公子等人的眼睛和舌头来描述他。
最後,“攻受不明”──这一点我是坚决不同意滴!重华是攻,长留是受,多明显?^^
三个番外,各写一人。
重华篇最失败,大约是因为关於他有太多话想说,提笔的时候反而就不知道说什麽了。〈醉笑陪君三万场〉,写应四,我很喜欢她,大约是和我有些相似吧?(汗)柳三篇,本来取名〈千江有水千江月〉,正好和〈十年踪迹十年心〉对应,不过最後还是改作了〈落花时节再逢君〉,一是对游子言,指柳三在落花时节重回江南,再来,就是他心里唯一的愿望,也是各位看官的愿望──在某一年的江南,正逢落花时节,又再见长留…… 以上这些都要连接上文才看的懂
我承认这个故事虽然不是悲剧,但还是让人有点点郁闷,所以后记时间我决定尽量写得轻松一点。
昨天整理书柜的时候,发现了以前的高等数学笔记本,不由感慨不已。
想当年初战惨败,再战不克,直到毕业才在各方仁人志士的帮助下补考过关——实在不堪回首啊~~!随手翻了一下笔记,开始几节课菖蒲还是很雄心壮志有在认真学习的,不过从第四页半开始,本子上就充斥了各式各样的闲话,色彩斑斓的涂鸦,以及上课时和坐在后面的同学下五子棋的罪证——闲话一句,此君是全校五子棋第一高手,每天上课到的比我还迟,故而我们俩得以长年坐在教室的最后两排刻苦钻研五子棋战术,若非这位高手的严格训练,我的五子棋技术决不能有今日之境界。
除了以上这些,笔记本上竟还有一段《谢长留》未曾见过天日的手写稿,而主题居然是猪?!
——实在匪夷所思。
难道我本来想写的是搞笑剧?
不过,大概也就只有在数学课上我才会有这么彭湃激昂的想象力了。
常有人问我《长留传》出自哪本史书,其实这个故事纯属虚构,一切时间、背景、人物都是子虚乌有,序传部分也是小子杜撰的,因此如果秦朝和清朝的地名,宋朝和明朝的官职同时出现,请各位自动忽略……
话说当年,正坐在数学教室最后面很愉快地看着《山海经》,突然,就被讲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我当然是不会啦。可怜在下满怀羞惭,悲愤之余,抓起钢笔就在笔记本上写下了《长留传》,真是文不加点而成。于是,每每兴之所至的时候就填一段,天长日久竟也敷衍成文。
如此说来,这故事的初衷也算是感慨身世,抒写悲愤了吧?笑。
其实,《谢长留》与其说是小说,毋宁说是一篇散文。明显文字重于了情节,作为小说来看,结构也太散乱,在我看来这就是这篇文的致命伤——大约是我实在没有才能吧!开始满明快的节奏,不知怎的就莫名惆怅起来,很多线索也没有展开,比如应四的身世,重华为什么一意孤行任裴章为大将,因为懒,在正文里都没有明确的交代,后来虽然在番外里尽量弥补了这些疏漏,不过也已经回天乏力。
无地自容之余便只好请各位原谅我的漫不经心了……
顺便说一句,我十分喜欢应四,因为她身上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写的时候就经常感叹:跟本人很像啊!然后招致一片冷嘲热讽~~写这文的时候,一直在听任贤齐的《花太香》,总觉得和这文有些投契,因此忍不住要推荐给各位??
关于本文,言尽于此。
若有不解之处,可参见《解惑篇》。
近来都没有什么好看的白烂剧,十分无聊,实在让人郁闷无比啊!每天这里躺躺,那里坐坐,整日在家里走来走去,真不知道漫漫长日要怎么度过才好啊……叹。在此,我要诚恳地请问大家可有什么好推荐么?(谄媚的笑着~)
再来,就是最近迷恋上学做各种甜点。买了一本食谱,看完发现都太高深,只好到处跟人打听请教有没有什么简单易学的。有好心的朋友教了几种给我,回家照着都做了一遍,自己觉得做的不错,不过我是初学者,所以作出来之后除了我自己都没有人敢吃,多么令人遗憾,其实我是做得很美味的……
最后,很高兴各位能抽空阅读这本书,谢谢作画的K大,谢谢每天忍受我胡言乱语的小M(如果小M你不再用你的色情逻辑荼毒我纯洁的思想,我就会更加感激^^),谢谢各位看书和买书的大人,希望没有让您失望,有机会的话,希望可以和您在下一个故事里再见面:)
菖蒲的邮箱是viniliu@vip.sina.com,如果各位愿意跟我谈谈你的批评、感想和看法,请给我来信,我会十分高兴的!啊,还有还有,如果有什么好看的白烂剧,也请不要忘了我!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