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观察:男乒遭遇“滑铁卢”是一支清醒剂)
中国男乒的“失利”与希望
张三民
3月16日下午,中国男乒在科威特公开赛上遭遇“滑铁卢”,王励勤、马琳、王皓、马龙、陈玘、张继科六虎均被淘汰,而王皓、马龙、陈玘三大将更相继倒在白俄罗斯老将萨姆索诺夫拍下(3月18日西安晚报)。
这次中国男乒“败走麦城”,无疑给中国男乒注入了一支清醒剂,也给即将在北京打响的08奥运之战平添了诸多玄机和变数,值得引起各方面的警惕和反思。
也许这次是“偶然”失利,我们不能动辄“以成败论英雄”,只要国手尽力了,大家都能理解,毕竟是世界性赛事,高手如云,黑马迭出,爆冷难以避免,但结合中国男乒的自身状况,还是让人看到了某种危机。
王皓刚夺得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此前10胜老萨,这次却以1:4败北,不由令人忆起在04年雅典奥运会之前,王皓一直保持对韓国名将柳承敏的完胜记录,但在奥运会上却屈居亚军,看来,偶然中存在“必然”,自我调节尚未到位,麻痹轻“敌”,是否因“自我感觉”良好不得而知,而疲于应战之说缺乏理性,因为所有的高手都是赛事不断。尽管如此,我仍看好王皓,他技术全面而有灵气,攻防都很突出,是最有潜质在08奥运上证明自己的国手。
对形势的估计和准备不足,是国乒科威特失利的另一原因。我们常说国乒在总体上技术“领先世界”,个体上又“各具特点”,且训练有素,但为什么六员大将无一“突出重围”,我感觉主要是低估了对手,只把重点放在了防范韩国的柳承敏和德国的波尔,忽视了对老将(包括萨姆索诺夫等)的研究,因为欧洲选手体质好、老而弥坚、高低潮的表现落差同样空间很大,且对我们选手研究的很透彻,强强对抗,本就在伯仲之间,这次老萨“老夫聊发少年狂”、“横扫我国选手如卷席”并非偶然,与波尔在05年世界杯上连克马琳、王励勤、王皓后而夺冠有着惊人的相似,难道这是历史的轮回?
自然,马琳的“不稳定”也非一朝一夕形成,这也是马琳虽屡摘世界杯却无一例外地在世乒赛上与冠军无缘的内在制约因素;王励勤的“慢热”堪称痼疾,在对待一般选手时难以考量,当对待高手或准高手时就捉襟见肘了;陈玘刚有余而柔不足,短球技术欠佳;马龙潜力很大却匮乏大赛经验的积累……倘若不能引以为戒,有“的”放矢,重蹈“同样错误”之覆辄仍有可能!
故而,中国男乒的问题是不能回避的,既不能妄自尊大、一味地自我感觉良好,更不能灰心丧气影响斗志,时距北京奥运只剩四个月了,“吃一堑,长一智”,亡羊补牢,犹为未晚,这次在科威特公开赛上的“滑铁卢”也许会避免在奥运会上“栽跟头”,愿国乒选手坚定信念,把握机会,在“智多星”少帅、大满贯得主刘国粱的调教下,“实干苦干加巧干”,不负重望,在北京奥运会上再现应有的辉煌,为祖国人民争光。
我们拭目以待,为你们加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