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言、文化与传承

(2010-10-08 12:39:53)
标签:

网络语言

传承

汉字

刘岩

舞蹈

娱乐

公益事业

杂谈

 http://s9/middle/4f854ba9t92139f0dee68&690

前几日参加首届“两岸汉字文化节”的一个主题讲座,作为听众的我有很多收获。主讲人有四位,各自作发言时对“汉字”这一主题有不同视角。其中一位学者许家露先生的发言给我很深的印象。

提到汉字,作为我们的国民可能已不是将其作为一个可以交流或记载的工具,对于汉字、汉语我们还有更深一层的感情与情怀在其中。许先生在讲演过程中提到:汉字对我国的统一与历史的记载与传承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时至今日,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还在使用病汉字与汉语。那天讲座过程中,许先生提到语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过程中,无时不刻不在演变。他举了很有意思的例子——网络语言。

这个话题离我们很近,我们都不难发现网络语言已经不知不觉的溶入我们的生活当中。“你奥特了吧!”;“今天你织围脖了吗?”......可这网络语言有一定特性,并非所有人都能听得懂,比如我妈妈,如果你和她这样说话,她倒是会哈哈一笑,过后她还要回头问我是什么意思。同是我们“母语”,我的母亲反倒不懂了。时代的烙印也会显现在语言上,这种文化是现当代特有的,这所谓的网络语言是现代多元文化的产物吧。

文字、信息、电视、电脑、汽车、电话......许多客观现存在的东西改变我的千年传承的文化烙印,语言也不例外。

有时会开扩的去思考关于文化传承这样的问题。当心态开扩时,我的文化传承是可以包容许多内容的。开扩对待语言、文化与传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