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晚,在保利剧院观北京当代舞团作品《情·色》。受团长王媛媛女士邀请,虽然有些疲惫,但仍来到现场观看演出。
这一季三天,是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一周年纪念演出季。《情·色》是作品之一。来之前听说是讲述女人20、30、40岁,分别的情欲经历,不同······
作品分为三部分,分别以女性20、30、40岁三个年龄段为感情核心表达对于爱情,家庭的思考。用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肢体语言和极富寓意的舞台调度将女性细腻的心理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舞台上演员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组合与拆分,每一个眼神与表情,都是编导对爱情对生命的细致思考,都引导着观众去感悟去发觉曾经出现在生命中的每个美好与痛苦的瞬间。《情·色》的舞蹈动作力求临摹点点滴滴的情感细节,将记忆与经验外化为肢体语汇,在舞者的相互冲突与缓和,隔绝与憧憬中,探求生命平衡所存在的可能方式。
20岁,从门里走出,憧憬而冲动,蓝天碧野与迷离的夜色,沉醉与爱的气息,仿佛一切的一切,都已遥远。
30岁,走进门里,彷徨挫败了爱,岁月打磨心境,迷失中自省,爱情的美好总生活肢解,流离在岁月里,纷飞而落寞,却又被生活的点滴恩惠,建起美丽的空中花园。
40岁,门上了锁,锁住了心,突围,渴望,挣扎重新占据,信仰放逐在虚空的宿命中喘息,冲破自我冲破人生的命题,漫步生命之河。
2006年王媛媛受丹麦皇家芭蕾舞团之邀创作《情·色》,并首演与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剧院,获得了欧洲舞蹈界的极高评价。作为中国编舞第一次受邀至世界顶级舞团进行创作,王媛媛女士的编舞挣脱了文化背景的束缚,站在人类共同的情感高度,以独到的视觉审视女性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情感状态和心理诉求。
演出结束时,没感觉已经结束,艺术的魅力在于去理解王媛媛女士有她对生活独到的理解与诠释,她用艺术方式在思考女性的情感问题,这不仅也引起我对此类问题的思考,说起来这是一个大众都感兴趣的话题,可今夜,此时,在保利,她用舞蹈的方式来“议”此题,方式决定在此参“议”的观众与舞者,可以对20、30、40岁女性之情感问题有自己的理解,虽然《情·色》是这样诠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