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女性艺术家谈“女性艺术”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记录 |
秦瑛,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新疆分会会员、新疆画院特聘画家。
卓娅,蒙古族,画家、作家。
赵国洁,民间工艺美术家、新疆工艺美术协会理事。
女性艺术
定义
记者:怎么定义女性主义艺术?
秦瑛:女艺术家,先是“女性”,再是“艺术家”。所以她的所思所想、一笔一墨,都无法遮盖一个事实:她是女人。“感性、淳良、敏感、细致”的天性,使女性艺术作品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由自在的精神层面上的追求。
卓娅:女性主义艺术最大的影响是提升了女性艺术家在艺术界地位的变化。女性艺术家质疑艺术史上女性的缺席、艺术史领域观念的不完整。女性艺术的自由创作是对人性的肯定,因为艺术的本质是对灵魂的解放,在这点上,艺术家是跨越性别,男女平等的。
赵国洁:国内的女性艺术出现的比较晚,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寥寥无几,之后逐渐兴起。相比男性艺术家的创作,女性艺术家创作的视角会更加生活化,感性,细腻。
边缘
记者:大部分女性艺术家可能并没有自觉从事女性主义艺术的意识,在艺术这个大的范畴里,某种意义上,女性艺术是被边缘化了。
秦瑛:“女性艺术被边缘化”以前是这样,翻看中国及世界艺术史,能找到女性艺术家的名字不多。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艺术家开始在艺坛发出自己的声音,虽然相对于男性艺术家而言,女性艺术家仍占少数,但与以往相比,这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卓娅:被边缘化是一个历史积累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一切都在转变,女性艺术也会从边缘跨入主流,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赵国洁:非常明显,因为女性的社会角色不同,一般女艺术家结婚生子后,会更加关注家庭,放弃很多,包括从事的艺术。
挑战
记者:从你们自己的经历和创作来看,当代艺术领域里的女性艺术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秦瑛:当代艺术领域中女性艺术从事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我们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一系列与性别、与身份相关,与传统、与习惯相背,甚至与历史、与社会无法分割的各个层面的认知、评述等困扰。
卓娅:观念是最大的挑战。
赵国洁:这个问题有些女权主义。某种程度上,女性艺术家的艺术成就被肯定仍旧需要男性的支持认可,目前来说,藏家不愿意收藏女性艺术家作品的状况依然存在。对于我本人来说是:眼界,心界。这两点是直接影响我作品高度和深度的关键。
独特
记者:不可否认,艺术与地理存在着某种关联,比较内地的女艺术家,新疆本土的女艺术家有怎样的独特性?
秦瑛:当然是新疆女性艺术家对这方热土的爱,会自然流淌在我们的创作之中,独特性从此而来,从多元文化中领悟独特地域风情。我不会在作品里有意识地强调性别角色,但是自然流露的我也不回避。
卓娅: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多民族交融的人文风貌必然滋生出多元的文化生态新疆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必然与当下语境相关、与自身品质素养相关,因此呈现出更多的是朴素的情感和丰富多元的民族特征。
赵国洁:整体来说,疆内女性艺术的状态,可以说活跃但艺术水准欠佳。从形式上看,可能原生态的东西表现得会更多一些对于当代一些前沿的艺术流派及风格,我们了解得不够多,视野相对狭窄,深层次专业性的交流与探讨也不够,所以,我们可能更容易从自身感受出发。原生态的地域特征,你可以说是一种独特性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个独特性就是有所局限的。
稿源:
乌鲁木齐在线责编:佟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