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立泰董事总经理叶宇翔:创新始终是信立泰核心竞争力

(2013-04-16 11:18:29)
标签:

股票

 
   让我们越来越看到信立泰的希望之所在。
   信立泰,加油!
 
 
 

  证券时报记者 李雪峰

  在信立泰(45.88,-0.42,-0.91%)的产品金字塔中,位于顶端的心血管产品无疑是一个融合了大量研发的创新药物,这也是信立泰在国内众多药企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深圳,当时深圳只能做胶花、塑料以及简单的电子产品,至于电脑,想都不敢想,以至于有人认为中国永远做不了电脑,太复杂了。但是看看现在,所有的电脑几乎都在中国做,中国制药行业其实也是这样。”信立泰董事总经理叶宇翔这样描述中国制药行业。

  长期以来,国内制药行业在研发方面始终未能取得较大的突破,这与研发投入相对较少、研发环境缺失等具有很大的关系。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国内制药企业经常去海外“淘金”,大量购买欧美失去专利保护的创新药,然后批量仿制。在相当一部分外资药企看来,中国制药企业山寨林立,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从外资药企逐步蚕食国内市场,而中资药企在海外举步维艰的情况便可窥知一二。

  “国内制造业是以化学药和原料药起家的,这与印度情况比较相似。有人曾说国内药企无法做制剂,结果仅我们大亚湾这个厂区的制剂产品就能够在欧洲12个国家销售,其他制药企业也在快速发展。”叶宇翔认为,目前“国内制药行业大量依靠仿制”的言论,与此前所说的“中国药企不能生产制剂”的言论如出一辙。

  叶宇翔认为,尽管国内制药厂众多,却只有几十家能够生产出符合欧美药品质量认证的药物,而有能力做创新药的药企更是只有寥寥数家,但这种情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变。“好的、创新能力强的药企正在推进这一过程,专注于创新药将是国内药企今后主要突破的方向,如信立泰的阿利沙坦实际上就是一款创新药。”叶宇翔介绍说。

  “创新药来之不易,研发人员要耗费大量的心血用于分子筛选等环节,以前分子筛选主要在国外完成,但是现在,相当一批医药研发人才已经陆续来到了中国,包括外籍人才。”叶宇翔向投资者介绍,信立泰与清华大学的共建研究室中,有多位领导就是从海外归国的,这些人才为信立泰及国内制药业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泰,像叶宇翔这样从事管理、研发人员的海归不在少数。叶宇翔认为,海归人员,尤其是具有海外医药背景的人才,可以将国外制药行业的最新信息带到国内,为国内创新药作出铺垫,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在叶宇翔看来,选择创新药就意味着长达数年甚至十余年的前期投入,这个过程对于制药企业而言颇为煎熬。但是一旦创新药研发成功,往往将带来巨大的收益,并且这个收益将是前期投入的数倍甚至上百倍。

  “创新药不但能在专利保护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在专利到期后同样能为企业带来收益,尤其是针对中老年的药物,可以在几十年时间内一直发挥效用,这种潜在的收益是推动药企致力于创新的重要因素。”叶宇翔表示,信立泰将逐步提高研发费用在营收中的占比,以心血管为代表的创新药将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公司始终会将创新作为核心发展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