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糖尿病呼唤一体化管理

(2010-11-24 15:12:46)
标签:

人胰岛素

糖尿病

重和林

财经

日前,国内胰岛素市场又新增了拜耳方面军——该公司开发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产品重和林于9月份在华正式上市。随着国内市场降糖选择的增多,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一体化的降糖方案,就显得愈加重要。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的一种慢性疾病,这一点毋庸置疑。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9.7%,这个发展趋势将驱动中国对糖尿病治疗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在降糖新药罗格列酮遭遇心血管事件之后,降糖药的安全性引起前所未有的关注,美国FDA甚至因此提高了降糖药的上市门槛。在医疗市场对降糖药的需求只升不降、新型降糖药安全性面临考验的情况下,上市时间较长、安全性经过诸多考验的胰岛素再次成为降糖的主流,特别是人胰岛素,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完全相同,因此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委、广东省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翁建平教授也强调说,“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仍然不够理想,严格控制血糖能够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几率,而人胰岛素经过多年大规模临床使用的验证,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广泛认可。”

    但是在此之前,胰岛素在医生和患者中的接受度并不高。胰岛素通常被作为饮食控制、体育锻炼以及口服药物控制无效情况下的补救治疗,而且患者也认为,一旦接受了胰岛素治疗就会终身再也离不开胰岛素。但是这些观点近年来已逐渐被“强化降糖”的理念所纠正以及取代。

    强化降糖的理念已得到几项大型研究的支持。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表明,强化降糖治疗——糖化血红蛋白(HbA1c)<7%,不仅可以降低60%的微血管病变发生率,而且在其后续的9年随访中发现,当初进行强化治疗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下降42%,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下降57%。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对新诊断的糖尿病病患者观察10年发现,与常规降糖组相比,强化降糖组微血管并发症减少25%,且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和HbA1c值呈线性相关,而心血管并发症虽下降16%,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基于以上研究,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尿病患者HbA1c总体目标值定于<7%。

    尽管此后VADT、ACCORD和ADVANCE试验均显示,强化降糖治疗不能改善患者的心血管预后,反而可能增加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甚至增加全因死亡率,但目前仍一致认为强化降糖是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减少微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强化降糖的手段包括早期使用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联合以及各种口服降糖药的联合。但并不是每一个患者都适合采用强化降糖治疗,如何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案,则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更多降糖产品的上市已经给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胰岛素方面,继诺和诺德和礼来之后,国内胰岛素市场又新增了拜耳方面军——该公司开发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产品重和林于9月份在华正式上市。“临床数据表明,重和林的安全性良好,使用方便,与目前广泛应用的人胰岛素产品具有生物等效性”。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蔡德鸿教授说,“重和林系列产品分为短效、中效和预混(R/N/M30)三个规格,可以满足不同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求。”此外,伴随着重和林的上市,拜耳公司将推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即拜耳将依托于拜耳健康小屋,整合血糖仪、拜唐苹和重和林、拜新同、拜阿司匹林的资源,拜耳的糖尿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包括血糖检测,药物治疗,公众教育,患者交流及患者个体化辅导5个方面,真正实现将治疗(Cure)和关爱(Care)的结合,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并发症控制得更好。

    随着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强化降糖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所支持,胰岛素等疗效和安全性得到考验的降糖药将会得到临床医生、患者以及制药公司的青睐。但要达到严格控制血糖的目的,除了选择合适的药物之外,更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管理。只有对糖尿病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和治疗,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真正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也才有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