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2010-11-18 21:04:50)
标签:
亳州中药材田七冬虫夏草股票 |
继“蒜你狠”、“姜一军”等农产品涨价风波之后,田七、金银花、冬虫夏草等中药材又兴起一波涨价风潮。记者近日走访南昌市各大型药房了解到,约九成中药价格涨幅超过20%,田七更是卖到了每公斤800元。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彭旦明表示,目前,中药价格浮动并不稳定,市民需要懂得相关业务知识或者由专业人士指导才可囤药。
市场:
市民张康鸣最近一直在吃中药调理,深感中药材的价格,他表示,中药材涨价丝毫不逊色于房价的上涨幅度。他说:“我11月5日去开了5包药,11日复诊又开药,批价时就比上次多了6元,我还以为是工作人员算错了,还让她把计价的单子给我看看。结果一看发现,虽然是同样的药材,但是价格已经是不同了,人家解释说,现在中药药材是一天一个价。”张康明考虑是否需要存药。
15日,记者走访南昌市部分大中型药店时了解到,目前,约九成中药价格均已上涨。浙贝母、麦冬、土茯苓等数百种常用中药,都出现大幅涨价现象,涨幅超过了20%。其中,用于日常滋补的田七上涨最为明显。据了解,去年七、八月份,田七每公斤价格为160元左右,而目前卖到了800元/公斤。
据了解,安徽亳州是目前国内主要中药材基地,我省大部分中药材产自亳州和樟树。记者走访数家药房及中医药科研单位了解到,大部分的中药材于今年年初开始涨价,七、八月价格持续上涨,而像当前这样的高价态势已经近一个月。
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彭旦明告诉记者,中药材涨价直接导致该研究所研发新药的成本增加。据福州路一大型药店工作人员介绍,此次中药材价格“涨势吓人”,去年,一公斤冬虫夏草零售价仅在两三千元之间徘徊,而当前终端零售价格已疯涨至万元。
分析:
继张悟本绿豆事件后,农产品一直为游资所青睐。彭旦明告诉记者,此次中药材涨价不排除人为炒作因素。据悉,今年年初,中药材价格小幅上涨后,部分“非业内”人士开始转投并囤积中药,造成药材短缺,价格上涨。一药材交易商向记者透露,今年,有人在云南大量收购田七(田七,又称三七,全球97%的三七产自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转手后净赚八个亿。
据了解,大型制药厂商为缩减制药成本及药品质量,通常会与中药材交易商签订长年的购销合同,时限一般为三至五年。而正是因为如此,导致部分常用中药材原料被少数交易商所垄断,助长话语权。
此外,各药店也表示,当前物价普遍上涨也是导致中药材涨价的另一因素。彭旦明则分析认为,中药材需求量逐年增加,而中药材基地因天气等因素减产,出现市场供求关系不稳定也是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的原因之一。
采访中,各方人士均表示“未来,中药材价格不好预测,但像田七这样的高价不合理,必定会回落。”
提醒:
采访中,很多市民都担心中药价格将继续疯涨,部分市民都有张康鸣的想法--囤药。对此,彭旦明认为,当前有用药需求的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少量存药,而有囤药打算的市民需要懂得相关业务知识或者由专业人士指导方可操作。
据介绍,通常,秋季为中药材采收季节,价格相对便宜,而每年的夏季尤其是八、九月份的中药材价格最高。“因此,市民可在每年十月、十一月份购买中药材回家存放。”彭旦明提醒,中药材也有保质期,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多数日常所用中药材冷藏最佳,同时注意防虫。
彭旦明说,南方雨季时间长,空气中的湿度较大,如果存放方法不当,中药材极容易发霉变质,食用后,对人体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