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令人钦佩的麻雀精神
(2012-07-20 21:02:12)
标签:
朱金泰长篇小说老爷子书评麻雀精神官场小说文化 |
分类: 书评 |
令人钦佩的麻雀精神
——读朱金泰长篇小说《老爷子》有感
文/宸之韬
官场小说读多了,我们就会有一种题材雷同、结构程式化、语言空洞乏味、结局趋同、读来乏味的感觉。官场小说发展到今天,大多数已经没有新意、没有共鸣、没有鞭策作用、没有深入内心、没有写出人性、没有触及灵魂,真正是陷入了困境。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说,官场小说没有希望了呢?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应该看到,王跃文、许开祯、唐达天、高和、阎真、杨少衡、肖仁福一些几位作家的官场小说还是写得很好的,写出了官场的残酷、写出了斗争的激烈、写出了人性的丑陋、写出了精神的可贵。今天,又读到了朱金泰的长篇官场小说《老爷子》,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痛快淋漓的感觉。
《老爷子》是我国第一部反映退位高官影子腐败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以牛枝花的房地产开发为切入点,透视了庄子白、高重山等退位高官利用在位时的资源和官场人脉关系进行权力寻租,开辟了新的腐败阵地,渗入到经济建设的各个角落,充当贪污腐败之徒的保护伞,甚至比自己在位时还穷凶极恶,还明目张胆,还无所顾忌,还不要脸面。这些,读来是多么的扑朔迷离、多么的跌宕起伏、多么的触目惊心啊。中国的官本位思想为什么如此严重,中国的反贪腐行动为什么如此阻力重重,中国的腐败分子为什么如此前赴后继,中国的老百姓为什么生活得如此艰难,小说《老爷子》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观察和研究,值得我们深思。因此,《老爷子》这部书,不仅仅是官场小说,更像是社会问题小说,向我们揭示了影子腐败比现实腐败本身更可怕的道理。
曾经的官场小说,有从如何拉关系升职入手反而坠入深渊,有的则就如何勾结商人发财反而被商人所制,有的走夫人路线敛财以为无人知晓,有的为了夺取官位不惜杀人放火最后落得个鱼死网破,可是怎么也走不出官员为自己升职或为自己谋利益的窠臼。现在,朱金泰先生一反官场小说的常态,从已经退位老爷子的参政入手,写出了不甘寂寞、庇护亲信、不辩是非的“影子腐败”现象,确实是一种创新。
《老爷子》歌颂了令人钦佩的麻雀精神。小说主人公牛枝花,是一个聪明、朴实、勤奋、有爱心的商人,利用美女“人肉炸弹”发家致富,从建筑工程、到房地产开发,做得是风生水起、痛快淋漓。可是,当为了追求更多的财富而聘请退休的省国土资源厅原厅长高重山为公司顾问后,牛枝花的公司被因金融风暴从美国归来的高重山的小儿子高少业慢慢蚕食、步步紧逼、直至陷入绝境,牛枝花自己也陷入了一场又一场的牢狱之灾。但是,牛枝花并没有被打败,而是在“自立、自爱、自强”和“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麻雀精神”鼓舞下,在老干部安东南、李大国的帮助下,在记者高小柏的支持下,与高重山之流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你看牛枝花所说的话:“我觉得麻雀精神至少包含了勇敢、机警、自信、顽强、勤奋、自由、独立、团结、忠诚这些优秀的品质。麻雀是农村一种很常见的小鸟。它没有孔雀一样华丽的羽毛,没有百灵鸟一样优美的嗓子,没有喜鹊一样讨人喜欢的名字,没有老鹰一样展翅高翔的本领;它其貌不扬,极其普通,毫不打眼。但是,它却生生不息,种族旺盛。麻雀是一种十分团结的动物,喜欢集体觅食,从不残害同类,相互之间平等互利,是最讲求‘和平’与‘平等’的动物。它们不畏强暴,敢于和欺负它的人斗争;它特别顽强,敢于在狂风暴雨中穿行;它们虽然普通简单,却异常自信;它们没有太多的欲望,一生都在不断是勤奋觅食;它们追求自立,是烈鸟,有廉者气节,绝不愿意接受嗟来之食,如果有人将成年麻雀样在笼子里,放着谷物和它最喜欢的虫子,麻雀也会绝食,不向捕鸟人屈服,直至饿死;它们还是最忠贞的动物,一只麻雀一生只有一个配偶,假如其中的一只死亡,另一只便会抑郁成疾而死去。”
这不就是牛枝花自己奋斗历程的生动写照吗?试想一想,要是没有“麻雀精神”, 牛枝花又如何能从一个农民奋斗成为一名亿万富豪?要是没有“麻雀精神”, 牛枝花又如何能与庄子白、高重山等退位高官斗争到底呢?要是没有“麻雀精神”, 牛枝花又如何能创办阳光爱心学校并且一如既往地支持贫困学生呢?要是没有“麻雀精神”, 牛枝花又如何能在斗争胜利之后能激流勇退回到农村呢?
不仅仅是牛枝花在坚持学习着“麻雀精神”,而且政府的官员们更应该学习“麻雀精神”。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兴旺,民族才有希望。
(《老爷子》,朱金泰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1月版)
2012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