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今日新高考 试卷3 电子阅读试题
(2016-06-09 08:00:00)
标签:
教育 |
分类: 解读精英教育系列 |
电子阅读的考试说明和要点,请参阅前年的第一届考题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7cd6a10102e8cb.html
本次考题,请考生在下午五点前交卷,过期无效!
请上网易公开课网页,打开:【娜塔丽波特曼2015哈佛毕业演讲】的视频,观看并回答以下问题:
一:波特曼在哈佛讲她四岁儿子玩投球游戏的故事,是想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波特曼认为:拥有一个一毛钱的塑料小人,和拥有奥斯卡小金人有什么不一样?
二:你从演讲中看出来,波特曼提到的“哈佛的严肃和深刻”,指的是什么内涵?她当时是怎样理解这一点的?现在又是怎样理解的?她选修了两门很艰难的课程,获得了B级的分数,却说“现在都在感谢异教神灵的帮助”让她通过了课程,是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为什么她要这样表达?
三:波特曼在进入哈佛之前,就已经是一个明星演员了。她毕业之后的选择,依然是要回去继续拍电影。似乎哈佛的求学生涯,并没有给她的职业生涯带来什么直接的“好处”。波特曼是怎样理解四年的哈佛的教育赋予她的真正的财富?以及她认为哈佛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你同意她的观点吗?
四:波特曼花了不少时间来谈他和丈夫去日本吃寿司的故事,这是想要借此表达什么样的重要观点和思想?
五:波特曼认为:缺乏经验和“无知”,会带来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是哪两种?你怎样在你的生活中,成功地驾驭这两种不同的力量导引下的不同人生?
六:作为一个很小就出名(11岁演电影就成为明星)的演员,且获得奥斯卡奖,还毕业于哈佛大学这样的名校,波特曼作为一个典型的成功人士,对大学生的演讲,她的表达方式和措辞,与国内的成功人士大学演讲有何不同?您可以从中发现美国高层社会的核心人际交往准则是什么吗?
七:总结一下:本演讲中,你对演讲者的评价是什么?演讲给你的最深刻印象是什么?演讲对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对你最大的现实帮助是什么?
第二部分:电影赏析 【V字仇杀队】,主演:娜塔丽波特曼。这是一部内涵和对白都极有思想,并能够让知名女星波特曼甘愿剃光一头秀发来出演的电影。您能够看到这部不凡电影表达的不凡内涵吗?
一:影片中用怎样的情节,来表达对于强权统治和公平正义的博弈对比?本片如何用镜头来说明编导对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阐述?请分别列举影片中的情景来说明你的结论。
二:影片中,苏特勒政府控制民众的方式是什么?V解释了他为何带福克斯面具出现的含义是什么吗?伊芙对于面具的理解是什么?苏特勒的政府是怎样解释V的面具?三个人不同面具观的核心差别是什么?请你认真分析政府发言人【伦敦之音】在电视中公开抨击戴面具的V的言论中逻辑不通之处。
三:片中的主角伊芙,在第一次被带到地下室,想心思要逃走时,去对V说:她愿意站出来,帮助他来改变这个世界,虽然是假意,但说的是真话。你能从影片中女主角“心口不一”的表达方式中,发现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你看到聪明的女人会怎样说谎的方式了吗?
四:影片中的英国意见领袖,国家电视台发言人“伦敦之音”,并不是什么文化界人士,而是来自军方背景的,一个凶狠的集中营指挥官,还是不惜手段疯狂追逐利润的商人。而影片中英国人民的最高精神领袖,道貌岸然的大主教,并不追求精神的超越,居然是个变态的色情狂。而内心正直善良,欣赏品味很高的电视制片人戈登,却不得不装作一副游戏人生,沉迷酒色的样子,否则就“无家可归”。你能不能从这样一个“社会现实”中,推导出影片中苏特勒统治的英国社会现状是什么?影片中什么内容和镜头,能够佐证您的观点?
五:为何一向恐惧和胆小的伊芙,被囚禁后,却最终能够平静地面对死亡?她在雨中的喜悦,是因为什么原因?是什么思想因素帮她成就了后来的“平静和无畏之心”?您该如何去获得这种“无畏”的生命动力?
六:通过本片,你怎样理解“每个人都只能为自己负责”这个概念?影片中同性恋女子,为何会成为一个“正面激励”的榜样性人物?你知道该如何去打破他人给你的思维和心理控制吗?
七:最终的结局中,V为何把是否要爆破议会大厦的决定权交给伊芙?V其实内心是爱伊芙的,为何却拒绝了她要求他们两个人离开这个争斗的世界,“一起躲起来去好好过日子”的要求,而非要去面对他预知无法逃脱的死亡?他如果放弃追求而不去,故事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另外,这个建议和要求,是否符合伊芙的思维和价值观?是否符合本片倡导的生命价值观?
八:V是谁?最终好像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V用自己的生命,用一生的竭诚努力,换取了国民的心灵解放。但他自己却没有“享受正常生活”,甚至所有付出连“生前身后名”都没有,连名字都不为世人所知,你觉得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亏了?换了您,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