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方的小村庄
北方的小村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3
  • 关注人气:2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镜泊湖的“火山熔岩台地”

(2012-10-27 16:39:36)
标签:

杂谈

隆岗

镜泊湖

熔岩流

裂隙

镜泊湖的“火山熔岩台地”

    从牡丹江下车乘车去去镜泊湖,快到镜泊湖时,乘着车发现这里的地貌很特殊,黑色有气孔的岩地上和嫩绿的小草相间,高低起伏,绵延几十里,感觉很奇怪。

    下车后独自去这岩地里走走。以下是照片,后来问导游,说,这是火山喷出的岩浆,流出的岩浆绵延几十公里,这火山岩种的水稻叫“响水大米”。

  下边是我照的几幅照片,感觉好多奇怪的地貌。“人在他乡”有具体介绍。只可惜,镜泊湖景区正在进行建设,破坏不少熔岩台地,可能火山熔岩台地太多了,不觉得可惜了。

 

http://s4/mw690/4f7c887fhcd06e0cd3443&690
 

熔岩裂隙:结壳状熔岩台地上有大量的裂隙分布,长度几米至几十米,宽度0.5-1m不等。此乃熔岩气洞顶盖塌陷所形成的张裂隙。

http://s4/mw690/4f7c887fhcd06e1856383&690
波纹状熔岩:在镜泊熔岩流中普遍存在,多呈扇形弯曲,极似投入水中的石块所掀起的层层波纹,这是熔岩在流动时推挤作用而形成的,波纹方向即是熔岩流动的方向。
http://s2/mw690/4f7c887fh7ae716972571&690

http://s2/mw690/4f7c887fhcd06e25af551&690
垄丘和鼓丘:到处可见,前者呈定向伸长,与隆岗相似,但规模较小。宽几米至十几米,长数百米;后者近圆形,底径10-20m,高1-1.5m。是熔浆冷凝时内部气体上拱所致
http://s3/mw690/4f7c887fhcd06e2b9c8b2&690

http://s5/mw690/4f7c887fh7ae717036864&690
吊水楼瀑布就是从这熔岩上流下的
http://s16/mw690/4f7c887fhcd06e73e38bf&690

http://s6/mw690/4f7c887fhcd06f8b53455&690
不少的推土机在轰隆隆的开工
http://s15/mw690/4f7c887fhcd0705c3325e&690
远处建起不少房子
http://s16/mw690/4f7c887fhcd070b5d290f&690
也许是无耐吧,吊水楼瀑布景区要建起好多酒店旅馆
http://s15/mw690/4f7c887fh7ae71bc8db3e&690

 

有关知识,请看下文吧

http://mdjsheying.5d6d.net/thread-10004-1-1.html

摘自“人在他乡”

形成熔岩流的熔岩绝大部分属结壳熔岩,渣块熔岩分布较少。数十公里长的熔岩流,铺平了途经的大小沟谷,形成略有起伏的隆岗、垄丘、鼓丘、熔岩坝、石塘、熔岩气泡、熔岩气洞、熔岩塌陷、张裂隙、喷气锥、波状熔岩、绳状熔岩、爬虫状熔岩、馒头状熔岩等熔岩流微地貌。
  隆岗:主要见于熔岩河下游沙兰、江坎子和吊水楼瀑布一带。呈平缓的脊状,宽30-60m,长数公里。
  垄丘和鼓丘:到处可见,前者呈定向伸长,与隆岗相似,但规模较小。宽几米至十几米,长数百米;后者近圆形,底径10-20m,高1-1.5m。是熔浆冷凝时内部气体上拱所致。
  熔岩坝:以镜泊湖和小北湖最为明显。正是由于熔岩坝堵塞了河道,才形成了今天的镜泊湖和小北湖。
  石塘:多见于熔岩流的边缘部位,钻心湖及瀑布村一带见有大片玄武岩块分布,有的分布面积可达2-4万平方米,石块直径0.2-1.5m,大者可达2m以上。这是由于结壳状熔岩前缘已固结成岩,而后继熔岩流动推挤坍塌而形成的。
  熔岩气泡:气体在熔岩表层聚集成气泡,在熔岩半固结时瞬间破裂而成。
  熔岩气洞:在熔岩流表面随处可见。大多数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几米到十几米,大者可达100m以上,高一般1米到数十米。是由熔岩中的气体逐渐汇集成气泡、气包、气室等构造,当熔岩中的气体形成巨大空间(直径大于5m)则称为气洞。

  熔岩塌陷坑:在熔岩流上游-中游可见断续相连的陷坑,部分由于熔岩隧道或熔岩气洞顶盖陷落而成,部分可能与溢道成因相似。宽几米到几十米,深1-4m。
  熔岩裂隙:结壳状熔岩台地上有大量的裂隙分布,长度几米至几十米,宽度0.5-1m不等。此乃熔岩气洞顶盖塌陷所形成的张裂隙。
  喷气锥:有二种,一种为冢状喷气锥,高0.3m,底径1.3m。由近百个薄层状(千页状)熔岩饼相互堆叠而成,顶部有喷气孔。另一种为大型锥状喷气锥,高2m,底座直径2m,有的可达5-8m。
  喷气锥是当熔岩的表面处于固结状态时,壳下熔浆仍有移动,致使局部气体上拱,气体携带残余熔浆多次冲出(脉动式)表壳堆叠而成。而大型锥状喷气锥,气体携带的是半固结的熔岩冲出表壳堆叠而成。
  波纹状熔岩:在镜泊熔岩流中普遍存在,多呈扇形弯曲,极似投入水中的石块所掀起的层层波纹,这是熔岩在流动时推挤作用而形成的,波纹方向即是熔岩流动的方向。
  绳状熔岩:在镜泊湖熔岩坝一带极为发育,标准典型,珍贵稀有,有的卷成绳索,有的拧成麻花,有的伸长密集,有的呈扇形弯曲。条条片片,密密麻麻,重重叠叠,弯弯曲曲,比精工巧匠精雕细琢还要形象逼真。绳状熔岩的形成是由于熔浆在向低处流动时,流速快慢不同而发生的拧劲现象所致,这是结壳状熔岩表皮流动构造的一种。
  爬虫状熔岩:这种熔岩构造在结壳状熔岩流地上比较常见,是由于前进中的熔岩流粘度逐渐增大,前方形成陡坎,而硬壳内的液态熔岩在后继熔岩的推挤作用下,将陡坎外壳冲破,于是壳内的液态熔岩蜂拥而出,一条条熔岩“爬虫”就出现在陡坎前缘处,有的坍落坑中,有的出现在裂隙内。爬虫状熔岩表面光滑,大部分表面具有龟裂纹。有的形如巨晰,有的形似巨龟,大小在1-7m间,那憨态可掬、游闲自得的样子令人赏心悦目。
  馒头状熔岩:这种熔岩结构在熔岩流上随处可见,就是从结壳状熔岩表面鼓出的类似面包状、馒头状的熔岩包,直径0.5-10m不等,表面平整向四周倾斜并有熔岩流动痕迹。其下部多为空洞,构成气室、气洞等。(引自世界地质公园网站)

如果春季来这里,台地上开满杜鹃花

http://mdjsheying.5d6d.net/viewthread.php?tid=16919

http://s16/mw690/4f7c887fhcd14606746d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