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往期精彩回顾 |
【总片花】
百年阿胶探索改良,遭遇传统市场质疑。
秦玉峰:消费者不接受,阿胶不是这样的风格。
老字号做大做强,如何面对资源瓶颈保证品质?
吴晓波:那么会不会就把咱们的老祖宗给丢掉了呢?
传统行业求新求变,是否会带来品牌危机?刷新了的老招牌能否成为摇钱树?
敬请关注《中国经营者》: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波出镜】
全中国目前有1500个老字号的品牌,其中70%濒临困境,20%平平淡淡,还有10%日子过得不错,所有的老字号都面临着如何做强做大,如何求新求变的新课题,今天我们访问的是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秦玉峰,请他来谈谈这家企业走向了怎样的一条转型之路。
【配音】
2007年10月,江西樟树药品交易会上,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成交量达到870万元,创历年之最。但总经理秦玉峰却皱起了眉头。原来现场来自全国的阿胶企业多达30多家,同时自己推出的新产品阿胶粉剂也受到了冷落。这不能不让这家老字号企业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
【点击关键词:东阿阿胶】
阿胶主要成分是驴皮,自古以来,就被推崇为“补血圣药”,历代中医典籍中多有记载。明朝大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目前,东阿阿胶传统制作工艺已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配音】
然而就在距离公司所在的东阿县20公里外,另外还有一个东阿镇,当地也有家生产阿胶的单位。加上参加本次药品交易会30多家阿胶企业,究竟谁才是正宗的老字号?
【吴晓波】
所谓的老字号它往往是一个流域性的概念,比如说西湖龙井,它就在咱们杭州那一带,都有龙井茶。金华火腿,那么就造成整个金华城里,或者金华附近,只要是一条火腿就叫金华火腿。其实您阿胶也一样,大家都在做阿胶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咱们东阿阿胶这个公司怎么来保证,从优劣不同的企业里面,能够保持咱们的品质和品牌呢?
【秦玉峰】
阿胶具有两个垄断应该说,一个是自然资源的垄断,一个是文化资源的垄断。作为东阿阿胶来讲,东阿阿胶,这个阿胶为什么叫阿胶呢?就因为产在东阿县而得名。
【小标题】老字号品牌之争
【吴晓波】
但人家也叫东阿镇就是?
【秦玉峰】
东阿县有阿井,阿井的这个水质是熬阿胶的,一个是没法复制的一个优势。离开这个水就不灵,它有非常强的地域性。只有这地方是有,到聊城市29公里,到池平县周边20公里,那个水质都不行。这是地域资源的垄断,文化资源的垄断呢,就是历代的医药典籍当中,对阿胶的产地、方法、水质,都记录得非常清楚。你比如说湖南九芝堂也是个老字号,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的阿胶叫什么,叫驴胶。上海中药医的阿胶叫什么呢,叫驴皮胶。所以说按照严格的,像龙井茶命名,新疆葡萄等等这样的命名原则,其它地方都不应该叫阿胶。
【吴晓波】
您这就有两个问题,一个呢就咱们这个区域以外的人他们也在做阿胶,第二呢,在区域以内还有很多别的厂也在做阿胶,就这个问题,其实跟全中国的老字号都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个你觉得有解吗?
【秦玉峰】
区域内,我们东阿县区域内没有做阿胶的。东阿县对这个企业非常支持,就是任何一家企业也不批。如果像其它的省份,或者其它地区一样,一哄而上,都做,把这牌子也做砸了,就失传了,就没有它的价值了。
【配音】
本届药品交易会上另一件让秦玉峰闹心的事就是阿胶新品的推出。传统中药里阿胶的服用方式复杂,口感欠佳,需要砸碎、黄酒浸泡、蒸炖并加入芝麻、核桃。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公司推出便于服用的阿胶粉剂,然而一片好心却受到了冷落。
【秦玉峰】
我们也是试探性地推出了一些,按照消费者接受的那个价格,推出了一个简装的一个产品。消费者不接受,你阿胶不是这样的风格。他对东阿阿胶的品牌价值和品牌的美誉度,和质量是充分信任的。但是你一定要保证传统的那种品质。
【吴晓波】
传统的品质是不是就包括那种形态?
【秦玉峰】
包括形态、包括质量、包括原料。因为中药它讲究地道,你原料不地道了,你怎么保证呢?
【吴晓波】
您推出了怎么样的一种简装的阿胶,消费者不接受呢?
【秦玉峰】
因为阿胶熬制好以后,成膏以后,大量的工序时间在晾,晾干上,晾干以后还要擦胶,这些工艺时间有四十多天。我们就把这个四十多天缩短,我是说出来一部分制成颗粒,推出粉剂,他呢消费者是对这个,他产生了疑惑。他消费者不接受。
【小标题】老字号之惑:变还是不变?
【吴晓波】
对,它还是一个老字号产品它面临的一个困局,就说它那种的形态是流传下来,大家记录了。比如说金华火腿,它就是那么一个火腿的样子,你可以说它背着多不方便啊,但那个你把它切成别的(样子),它就不叫金华火腿。还比如说这个普饵茶,它就是那个饼,你饼,你还要把它切开来,拗开来,多么地麻烦,是吧,但是它那个就叫普饵茶。咱们东阿阿胶也一样,你说我难喝,难吃,然后难煎、难熬,但是那个就叫东阿阿胶。就是老字号它是跟某一种形态、某一种仪式感是结合在一起的,那个叫东阿阿胶。其实您现在一方面又是这个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唯一的传承人,但其实我看您的脑子里还有很多的一种创新,您会不会以后也变成这个东阿阿胶的颠覆者?
【秦玉峰】
不会。这个产品形态仍然是固体的占三分之一,我们其它的占三分之二,这个是保持着它的量的一个持续和延续。
【吴晓波】
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在看很多老字号,我有一个观点,不知道您认不认同。我认为不与时俱进也是一种创新?
【秦玉峰】
面对所有的中药企业,继承和创新要并重。把它价值放大,用现代的技术使它的品质更有保证,和手段,现代的检测手段。上游的加工手段,保持它原有的,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吧。
【字幕】
老字号如何创新?
文化营销是否能令品牌价值回归?
广告之后请继续收看《中国经营者》。
【配音】
2006年秦玉峰出任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后语出惊人,提出三五年再造一个东阿阿胶的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秦玉峰不得不在产品形态、营销理念上求新求变,即使短期内会发生类似药品交易会上那样的挫折也不退缩。
【小标题】传统+创新:两条腿走路
【吴晓波】
其实我这么听您讲,其实您走两条路,一个是原来的传统配方的一个传播和提升,另外是走新路。那么这个也是,其实我觉得您是蛮贪心的。我和您探讨一下,那比如说走原来老路的,比如说北京的全聚德烤鸭,比如说南方的有普饵茶。那它们的做法就是保持了传统老字号的一种形态,那么第二种老字号到现在有突破的一种做法的话呢,是像云南白药那样的。它其实跟您也很像,云南白药的作用它就是止血。但它止血,原来那个做法又太不方便,它现在比如说做成牙膏止血,做成创口贴,做成一种形态的东西。我们现在看到的老字号的,可以走的路,两条路都走得通。但是我们很少看到有一个企业,两条路同时走通。
【标板】老字号新探索之路
道路一:继续保持传统形态。代表:全聚德、普洱茶
道路二:开发新产品。代表:云南白药
【秦玉峰】
都想走,我们既保留传统的,这是经典的,它们这些我们要进一步地挖掘。最迟我们今年就要开始,已经开始筹备了,传统的阿胶生产线,200吨的产能。这200吨呢,历史古书上都记载了,阿胶是用纯黑驴就是乌驴皮,我们现在发掘了这种乌头驴的驴种,开始在基地繁殖。就是这个驴是纯黑色的,一根白毛都没有。
【吴晓波】
哪些方面不同?
【秦玉峰】
纯手工的,包括切胶,包括擦胶,都是用传统的那种手工织出来的布一块一块地擦。它像一个艺术品一样,这属于满足高端市场的。另外呢,我们还继续在研发适用于消费者服用的产品,就方便服用的产品。主要是口服液, 胶囊剂,也有咀嚼片。这些是为了年轻人,快节奏准备的,两部分需要我都要做。
【吴晓波】
越是传统的可能越时尚,越是中国的可能越世界。这个在老字号里面是一个规律。那其实您好处在于,您两条路都能走,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现在看到的案例,很少看到一个两条路都同时走得通的人?
【秦玉峰】
实际上应该两条腿走路,我说劳斯莱斯是一个老的品牌,你不可能保持在它出生的那个年代,它完全最新的GPS定位系统,又是一些安全系统,电脑高科技融为一体,这样的这个老字号才有生命力。
【配音】
今年三季报显示东阿阿胶主营收入超过8亿,同比增长28%。占据了国内70%的阿胶市场,补血类市场的48%。秦玉峰的计划是将传统胶片状阿胶占产品结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则开辟口服液、颗粒冲剂、胶囊等新品,将东阿阿胶从药品向保健品转型,通过提价、提升产品形象和包装来提升品牌价值,面向高端消费人群。
【小标题】文化营销回归品牌价值
【秦玉峰】
在历史上,中药当中滋补三宝,人参、鹿茸、阿胶。目前来讲只有阿胶的价值最低。阿胶的价值最低,它原来只是宫廷御用的。阿胶价值回归呢,就是要把恢复到阿胶的历史地位,这个就是从文化营销入手。把阿胶是什么?历史上它的地位是什么,它的功效是什么,它做成功了什么。把历史的医学家、药学家、消费者对阿胶的评价,都收集整理,进行现代的一种传播,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来的,五年再造一个东阿阿胶。
【吴晓波】
我们这几年看很多老字号的发展,就是说也发现一个蛮奇怪的现象,就是说它老字号它是一个老东西,一个老古董。那么你如果打破它的话,那么人家变得不认得你这个老古董,就会变成一个新的东西。我的意思说,会不会就说人家忘了你原来的东阿阿胶是长得怎么样的了?
【秦玉峰】
不会,这点我保留传统那一部分。我们在五年以前,我们消费主要人群是45岁以上的。我们从2000年开始做这种传播,做这种消费者教育,进社区,对店员进行教育,等等这些传播手段,和消费者的教育。今年调查下来,我们的人群提前了10岁,35岁以上的人群是主流人群。我们今年又通过网络媒体,互联网进行对阿胶知识的这种文化的传播,我们在想再通过几年,这个人群再往前提前5岁甚至10岁。
【吴晓波】
您认为这个文化记忆还会被拷贝下去?
【秦玉峰】
会的。
【配音】
目前我国老字号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产品单一;
手工作坊式生产,数量质量缺乏稳定性;
核心配方缺乏规范化管理,未能形成标准化、工业化。
传统文化内涵减弱;
秦玉峰想把东阿阿胶做大做强,就不得不面对这类问题。
【吴晓波】
作为产品来讲,咱们是怎么创新方式呢?
【秦玉峰】
创新过程当中,现在我们的车间,我们的生产环境设施,完全是符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整个的工艺控制的参数,关键的参数都是用计算机来控制的。
【吴晓波】
靠现代计算机来控制阿胶的质量。
【小标题】从手工作坊到规范化生产
【秦玉峰】
靠计算机来控制,保证了产品质量更加稳定。这样呢,您想我们前几年手工搞的时候,不同的师傅熬出来胶的质量指标是不一样的。这个呢,我们就把最好的师傅要跟踪,来写实,把他最佳的工艺参数,都记录下来,然后再归类,用计算机把它固定下,这样呢我们的产品质量就不断地提升。
【吴晓波】
我听说最近你们还要做基因药对不对?
【秦玉峰】
对。
【吴晓波】
那是一个怎么样的产品呢?
【秦玉峰】
我们在90年代末,就有一个新产品上市,就是生物制药,就是叫人畜红细胞生成素,它的EPO,简称为。也主要是一个,通过这些药的生产,培养我们的技术队伍,然后通过这个队伍,这个技术平台再来提高我们的阿胶系列产品的技术水平,实际上相互互补。一个传统的,一个现代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吴晓波】
那么您做基因药,我在想如果基因药做得很成功,那么会不会就把咱们那个的老祖宗给丢掉了呢?
【秦玉峰】
不会,只是使阿胶更加发扬光大。
【字幕】
老字号做大做强是否会导致品质被稀释?
追求产能扩大是否会压垮老招牌?
广告之后请继续收看《中国经营者》。
【配音】
虽然东阿阿胶实现了中药生产标准化规范化,但产能的扩大,加上2004年华润集团以增资扩股方式入主东阿阿胶,人们不禁担心,资本市场是否会对老字号施加高速成长的压力而失去它的传统?
【吴晓波】
华润入主了,成为您的大股东,其实这是一家在资本市场上非常有名的,靠资本扩张来运营的企业集团,那么它进入像您这样的一个非常传统的一个老字号的一个企业,您觉得它来了以后给您带来什么变化呢?
【秦玉峰】
它的战略当中就有一块,要进入涉足到中国的品牌的传统制药当中,传统中药就是。阿胶是其中战略的一个部分,进来以后给阿胶带来的一个,应该说更大的一个平台,更好的发展机遇。比如说在终端网络方面,商(业)超(市),我们的保健品进入商超了。另外它下一步还有物流,医药商业的物流,北药,上海至上药,整个的这一个系统呢,对阿胶会带来一些更好的发展机遇。
【吴晓波】
你觉得现在资本市场对你的压力大吗?
【秦玉峰】
它是期望我们快速发展,但是任何企业都有它的发展规律,我们也是如此,特别是阿胶这种传统的老字号的企业,它更有它的规律。
【吴晓波】
比如说杭州有一个案例,它做餐饮的,它做得非常好,一个店做面店的,然后它就开始做连锁。连锁以后,它的资源就稀释掉了,质量没有办法被控制。就说做大做强有的时候会成为老字号的一条死路,您觉得会有这样的矛盾存在吗?
【秦玉峰】
没有,阿胶的发展呢,它是在保证质量保证传统,这个前提下,来发展,适度的发展。
【配音】
阿胶行业近年来受到资源瓶颈的困扰。2006年国内市场只收购到50多万张的驴皮,实际市场需求量是160万张。2002年甚至媒体曝光个别阿胶企业以廉价马皮代替驴皮。解决驴皮资源成为秦玉峰又一个要思考的问题。
【吴晓波】
您觉得像这样的一个做大做强的这种冲动,对您这样的一个以继承某一种文化,一种传统的,你的发展需要跟驴皮有关系,那驴可能还没有中国股票长得快,这个会产生怎么样的一个矛盾呢?
【小标题】如何解决资源瓶颈?
【秦玉峰】
这个没有矛盾,阿胶就是华源不进入,没有资本市场的这种推着你往前跑,阿胶也要发展。我们从四年以前就开始做好原料短缺的这个准备了,我们建了十个基地。昨天还在和巴连左旗又签了一个协议。我们这十个基地,把中国的四大养驴圈集中地都覆盖了。这样,我们可以掌控了90%以上的驴,这个驴我们现在通过政府,加龙头企业带动,加农户的方式,每年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长。我们采取的策略就是以肉谋皮策略。
【吴晓波】
您的意思是咱们东阿阿胶会做驴肉厂?
【秦玉峰】
我不投资,我们只是上游输出技术,我输的驴的品种,驴的饲养技术,驴的配种技术,繁育技术,这些是我输入,下面的市场我确保一个市场,一是驴皮的市场,驴肉的市场。中间环节,是由农民或者当地的公司来负责。
【吴晓波】
这样您的战线会不会越拉越长?
【秦玉峰】
我们要关注供应链的上游,没有原料,我怎么发展呢。我必须关注这一块,而且要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这是公司的战略。这个再经过五年,我们可以保持到相对的量,全部由我们的基地,大部分由我们的基地,或者是,来供应我们的原料。
【吴晓波】
全中国有1500多个中华老字号,这样的过百年的企业,70%是苟延残喘,20%在混日子,还有10%像您这样的,做得比较好。那么您现在能跟我们观众讲一下,您做这样的东阿阿胶来讲,您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给这些老字号来做借鉴和学习的?
【秦玉峰】
两个观点,第一是继承,好的东西你一定要保存下来。再一个创新,就是这两点呢,我觉得是任何一个老字号企业应该重点研究的一个方面。
【吴晓波】
今天非常感谢秦总接受我们《中国经营者》的采访,谢谢秦总。
【吴晓波出镜】
这次访问让我想到了一些很有趣的话题,比如说固守传统算不算是一种创新,在一个求新求变的大年代,把自己努力变成一个老古董,算不算是一种生存之道,对老字号企业来讲,一味地做强做大,是生存还是死亡?秦玉峰明显没有给我们一个标准答案,不过他和他的东阿阿胶,以及全中国所有的老字号企业一样,正走在一条积极探索的道路上。好,感谢收看本期的《中国经营者》我们下期见。
【环保话题】
就阿胶产业来讲,它是完全环保的,就是洗皮子熬制的那些废弃物,也作为有机肥料,都被当地的农民运走,作为一种肥料来使用,而且很抢,它们都对当地的农民呢,是非常好的一种有机肥料。所以说整个产业链,它没有造成污染,它而且是循环经济,所以它非常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