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孩子自己作业检查作业 |
分类: 涵老大小学(6岁-12岁) |
这个星期,烦躁的心情终于过去,我终于可以坦诚的记录和涵之间发生的事了,先让我深深的呼出一口气。
这半月,我和涵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也是岁末年初最灰暗的一段时间。读书一再停止,我们彼此不再问候,这种感觉糟透了。
事情起初是这样的,学期末进入总复习,老师一连几天分课测验认字情况,每天晚上我们认真复习,早上把重点复习后去学校,原本以为手拿把掐的过关,偏偏一连好几天小错不断。大概在听写的第三天,我的耐心越来越少,下午复习三课字,听写后,发现最简单的拼音也错误了(字写对了),我让她默写一遍拼音表,并告诉她一定认真检查后交给我,如果我发现错误,错一个拼音再写一遍。她也十分烦躁,一下午写完作业又听写,早就坐不住了。默写果然错误,我让她重新写一遍,话没说完,涵把听写的纸夺过去揉成纸团扔在桌子上转身就走。我的火气腾的上来了,把她叫停,让她反省态度。她则一脸的不屑,坐在地上掉眼泪,也不重新默写拼音。我十分愤怒,把老二放一边不管,陪着她听写,还遭受这种不尊重。这也是涵长这么大第一次叛逆吧,来的突然,我几乎错愕在那里,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晚上我让涵去奶奶家睡觉,如果在以往,她肯定不去,结果那天十分“愉快”的去了。一连两三天都是如此,我不再听写她的字,都交给老公处理。她跟我说话,我也不愿意回答,心里很伤心。我有一种很强的挫败感,我一直认为自己在她的眼中很重要,即便全世界的人都说不动她,还有我。其实我错了,我从这件事中看到了决然不同的两个个体。我一直强调的她来自于我,却不属于我,其实,我一直把她当成我自己,对她一再要求和强调,一时梦醒,无法接受,这是我的问题居多。
这件事过去几日后,2015年到来,我对自己说要平静的看待涵的一切,把自由还给她。我把放学后写作业的安排权利交还给她,我则到另一个房间休息。等她写完了,我出来检查作业。起初几天还不错,她自己写作业,我签字,大家节省了时间,也相安无事。结果就在8日例行公事签字检查她作业时,发现她的每日听写纸上的日期有改动的痕迹,仔细一看,她把去年12月末写的作业稍作改动——改了日期,把我曾经签字的地方擦掉,每天放在一摞子要签字的书本中间,让我签字。我看着依稀可见的痕迹,最令人惊愕的是,这件事居然维持了5天我才发现,老师也在这期间检查作业过。我从没想过我深爱的女儿会这样糊弄我。当我发现这个“秘密”让她把前几日作业找出来时,她十分淡定的在书架翻作业说找不到了。这件事没有立刻让我暴跳如雷,而是心里更加抽痛。一时间,我眼中乖巧单纯的孩子忽然走远了。我在彷徨中回忆着我和她这么多年的默契和友好,我一直想当她最好的朋友,分享她的心声,没想到作业把我们划拨成两个敌对的方面,这种分离让我心痛不已。这件事涉及诚实——我们认为很重要的品质。我、老公、婆婆连番强调这样做的错误。并让她把前面落下的5张作业补回来,让她知道责任不可逃避。
那几日,我一直睡不好,警醒思考问题出在哪里。这期间我也看了一些书籍,也感谢朋友的开导。我顿觉自己的问题更多。正因为我太注重结果,忽略了涵内心的变化,压力积攒到一定的程度,让她有了反抗的念头并表露出来。之后的一周,我完全抛开世俗的看法,重新用爱的眼光看待她,相信她,她一点点阳光起来,阴霾终于过去。我反思她入学后自己的种种表现,知道自己走入了死胡同,给自己挖了一口陷阱,跌入还完全不知。我用传统的眼光看待涵的这几个月,像一个批判家,只看到她的问题,没看到她的收获。比如,她的字写的很漂亮,本子和卷子干净整洁,再比如,她上课主动回答问题越来越勇于表达自己,她像一盏逐渐绽放的花朵,并不需要周围人太多的关照,而是自顾自的美丽着,我却无意中充当了那个遮挡阳光的人。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在涵入学前确定的大宗旨全部背离了。我更关注效率和效果,过多的强调结果而提出了超越涵正常成长规律的要求,我很惭愧。
这几日,我开始寻找我们俩共同喜欢的游戏,尽情的玩耍,找回曾经的轻松愉快。而不仅仅关心测验的分数,换句话说,我几乎绝口不提测验的情况了。反而成了她努力汇报好的分数,我平淡的鼓励她通过努力得到了进步。我知道自己更应该看重什么,在玩的过程中,不断的灌输自己的真实想法,要快乐,重在过程的努力,而非结果的完美。我们都应该给自己的心放一个假,即便是在还有一周期末冲刺的现在。甚至,我已经开始接受她不断错题的现实了——曾经,我对一道讲解了二十多遍的题,她仍旧错误耿耿于怀呢。
昨天,我们俩面对面坐着,她写作业,我抄写她错误的题,语文数学英语,每样一张,她的错误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多,是我太心急罢了。
昨天陪她画画后,涵跑过来亲昵的拥抱我,并说,我和妈妈是最好的朋友。我清晰的看到我们之间感情的流淌,这才是我喜欢的。除此之外,我们平心静气的商讨了课外书籍的阅读内容,最终放弃了一本长篇小说,还是回归她热爱的内容。我还找到学习英语的新途径——big muzzy,这部更简单活泼的英文视频。这两天受到她的热爱,不看都不行。以兴趣为先导,学习才会坚持下去,我们还要努力。
这几日带着问题读《爱自己》颇有体悟。一个人,如果学不会爱自己,也不会爱别人。这种最基本的能力却正是大多数人缺失的。因为从小,孩子生活在父母确定的高度里,一但孩子想要表达的自由意志碰触了家长设定的“高压线”的时候,这个孩子就会被认定为“坏孩子”,为了不当“坏孩子”,孩子会逐渐放弃成为自己,而不与内在对话了。
家长应该用爱的眼睛来看孩子,为此孩子需要父母亲(或其中之一)能够用爱的眼睛来认识他们的孩子,并且是在构成孩子的所有方面-性格、特点、感觉、行为方式、弱点和长处、生命等等。他们应该给孩子以自由,使他可以这么做,哪怕他们眼下也许正对他的行为感到生气。因为只有在爱的状态下,一个人才可以认识一切,让一切存在,这是由于爱本身没有任何分隔。除了这种认识之外,父母必须用语言告诉孩子,他们在他身上感受到了什么,这就是说,当他们感觉到什么,他们就反映给孩子什么,同时以适当的感觉对孩子作出反应。这种方式可以使孩子从一开始就学会感觉自己,观察自己,对自己加以思考。一个孩子因此有了自我意识,能更容易地了解自己,把自己的人生引向符合内心深处的方向之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