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和义
高和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52
  • 关注人气: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业务报表的问题及建议

(2009-09-21 12:28:37)
标签:

财经

 银行业务报表的问题及建议

    银行业务报表的设计同其他制度办法一样,必须坚持科学简练的原则。实际上,一个好的制度办法付诸实施后都会达到举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为了堵塞一个不

常发生的漏洞,不惜投以重兵,或为掌握一些不关紧要的情况,制定一堆繁杂的手续,设计一些业务报表,廉价地消耗了业务人员的大量宝贵精力,冲淡了对工作中关键环节的注意

力,其结果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这些都是上级主管行建立制度办法和设计业务报表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因为一个制度办法或一些业务报表的实施,直接涉及基层单位成百上千乃至

上万专业人员的辛勤劳动。无效或收效甚微的制度办法和业务报表所造成的人力财力上的巨大浪费,往往是不被人们所重视的。这里边的潜在的工作效率应该在银行制度改革与制

度建设报表的设计管理中加以有效地发挥。

    当前我们银行的业务报表,数量过多种类繁杂,设计不科学和层层加码,是现有人力与操作方式(基本上是手工操作)所无法承受的,这必将导致基层敷衍应付,降低填报质量失去报表的实用价值.因此,这个向题必须引起各级领导行的重视并纳入议程,以求迅速解决。

 

    一、我国银行业务报表的发展情况及其特点

 

    银行的会计报表是提供核算资料、反映银行业务活动情况,并通过分析研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银行的会计业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工具,也是会计反映的重要手段。银行

的会计业务报表是随着每个历史时期的业务发展和资金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发生增减变化的。我国银行的会计业务报表从1949年开始至今经历了由繁而简由多而少;又由简而繁由少而多的发展过程。1949年会计业务报表46种;1950年为12种;1951年为26种;1952年为15种……到1956年由于全面引进苏联国家银行会计核算方法,降到10种,这是我国银行报表更上最低报表数量的年度。连续稳定几年之后、随着

核算方法的更易会计业务报表又开始了由简而繁由少而多的发展趋向,到1966年达到12种,1975年为18种,到1988年末已达52种之多。

    从我国银行会计业务报表的增减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其增减的原因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又有会计与统计两个不同专业的分工因素。60年代,我国银行

全面推行苏联国家银行会计核算方法,使用复式会计凭证,记载棋盘式(或多栏式)日记帐,如科目设置过多过繁会给核算造成困难,为了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大量过细的数据不宜以

会计的方法取得,而是要经过加工概括后,通过统计的方法进行反映,因此会计报表相应减少。

我国银行业务报表的发展特点是:①种类和内容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和金融政策密切相关。②数量的增减与会计、统计的分工有关。③编制方法基本上是手工操作,报送方式基本上以邮送或电话传报.无论从编制方法和报送方式都是落后的,编制报表占用了工作人员的大量工作时间,编报质量低,传送速度慢。

 

二、我国银行现行业务报表设计上的弊病

 

    1、求全过细数字重复

    在银行的报表中,有的反复出现同一个数字,或几个报表之间有重复数字。各个报表之间有关数据作一次反映就可以了,不必每个表上都达到面面俱到,重复有关数字,浪费人力

物力。现行报表中,有的报表剔除另外的报表能够间接取得的数据后就只剩下一两个数据了,可见重复数据造成的徒劳。

    2、报表自身计算的数字过多

    有的报表上除了基础数字以外还有大量计算数字。这些计算数字可由接受行(上级用表行)以基础数据按需要自行计算,报表上应取消或减少这些栏目。

    3、报表栏目的文字概念不清

    有的报表用词含糊,脱离银行会计帐户名称或专业术语,使人猜疑不定模棱两可,理解和解释不统一,取数不一致,影响填报质量。

    4、有的报表印刷质量过低

    由于排版和校对不细致,错别字过多,有的串格,经常造成误解。

    5、会计、统计报表划分不严格

    有的会计报表在现行科目设置中及帐户中找不到所要填报的数字,需要从凭证上逐项统计,有的统计报表与会计报表重复。在设计上,未根据会计、统计的特点划分会计、统计的填报范围、因此,不少会计部门为了填报某些报表,建立了一些会计、统计数字兼而有之的不伦不类的帐户。

6、滥发报表,层层加码

由于当前我国银行尚无报表的管理审批机构,各级行增设的报表未经严格审查,有的质量低,用途不大,不必要的报表或用途不大报表不断增多;使基层会计人员头痛,到了旬、

月、季、年末,那成堆的报表使人望而生畏。

7.有的报表索取的数字离奇,填报困难

如农业银行专用基金填报表,每项支出中要求填报都用了哪些来源的钱。如:业务发展资金每项支出中用了利润留成多少,折旧基金多少,干训费多少等;福利基金支出中,每项支出用了利润留成多少,提取的福利费多少等等,这些数字无法查考只能捏造。就好象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钱买了一盒香烟,让你分清买这盒香烟花的钱用了基本工资多少、补助工资多少一样的难题。为了勉强取得这个数字,当然可以设立大量的辅助帐户,开支时分别落到每项资金来源的帐户中,其实这个数也只是硬性划分无法考究。实际上取得这个数字并无更大参考价值,付出的劳动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三、对银行业务报表的管理与改进的建议

 

根据我国银行现行会计业务报表存在的弊病,提出如下管理办法与改进的建议:

1,在会计、统计报表的设计上,要作全面研究,发挥报表的综合反映作用,坚持少而精,一表多用的原则。各表之间的数字不必重复,采取互为借用相互依存的方法,克服大小表、主表、辅表自成完整系统的做法,就可以精减一部分报表,编制和报送节省人力和时间。

2,报表的项目确立要保持稳定,非特需情况不作频繁变更,以保持历年数据的连贯与可比性。

3,建立银行业务报表的管理制度,控制报表种类数量,杜绝层层加码。以各家银行系统为单位,由信息部门自上至下进行一次报表的审查清理工作,建立管理制度。对于设计质量低,适用价值不大的会计、统计报表予以取缔,必报的报表也要删繁就简,剔除重复填报项目,达到少而精。在系统内由总

行、分行建立本系统的报表体系,确定会计与统计的报表范围.尤其不要无限度地把统计所需要的数据纳入会计核算反映。借鉴历史的经验,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简捷方便灵活的长处,就可以避免大量增加会计核算手续,做到节省人力物力。会计核算,在报表上是以综合反睐为其独具的特点,不必勉强把过细的分类纳入会计帐内,因为会计核算,须从编制凭证、分录记载分户帐、汇记总帐等一系列操作过程后才能开始编制报表,耗费的精力过大,有的则使企业往来帐户大量增多,为计息对帐增加了工作量。

4,充分利用现有电传设施,实现微机联网的县、地区或省行为充分发挥现代技术作用,由最基层单位(县或乡的银行机构)的信息部门汇集全辖各业务部门的专业会计、统计报表,以统一的格式(剔除重复栏目)电传给上级行的信息部门,上级信息部门及时以电传报上级行的信息部门,同时分别复印抄送同级各有关专业。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电传设备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又可减轻上级行各科室的综合人员的工作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