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子案例】“胆小无能”的五年级男孩如何成长?

(2017-04-26 10:19:18)
标签:

亲子案例

育儿

家长问答

爱的教育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亲子案例】“胆小无能”的五年级男孩如何成长?

 

【亲子案例】“胆小无能”的五年级男孩如何成长?

“小屁孩”贝贝  

 

贝贝11岁了,正读小学五年级,这个男孩聪明乖巧,学习努力,行为规范,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要说贝贝有什么不足,就是有些胆小,不太善于与同学交往;不过他也从不惹事吵闹,老师对他向来比较放心。

 

可是,最近学校组织五年级学生出去春游,贝贝却惹麻烦了。那天活动结束准备返校时,班主任老师和班级其他同学在旅游大巴上等了大半天,就是不见贝贝的影子。

 

问班级同学,都说没有看见。几位老师分头去找,也没有找到。这下问题大了,班主任急得没有办法,只能打电话跟家长联系,谁知贝贝妈妈却说,孩子已经坐着他爸爸的车回家了。

 

原来,这是贝贝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妈妈不放心,让爸爸开车跟在学校的车后面。结果爸爸发现,贝贝没有与同学在一起玩,却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不开心。

 

贝贝看见爸爸就闹着要跟爸爸回家,爸爸叫贝贝去跟老师打过招呼后,才带着贝贝开车离开,谁知贝贝因为胆小并没有告诉老师,所以才发生了一场虚惊。

 

这事让向来对贝贝比较放心的班主任上了心,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专门上门了解贝贝在家里的情况,结果却让老师大为吃惊。

 

原来贝贝在家被妈妈过度照顾,他到现在不仅穿衣服要妈妈帮忙,连吃饭都要妈妈喂,一不满意就赖地上哭闹,行为表现就像个三岁小孩。老师还发现,贝贝在同学中其实也不受欢迎,同学们说他胆小又无能,遇事只会哭鼻子找妈妈,都管叫他“小屁孩”。

 

心理测试表明,贝贝的心理发展和行为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孩子。这个表面看起来乖巧聪明的小男孩,由于爸爸妈妈的过度溺爱,没有发展出他这个年龄应该具有的能力,这将会对贝贝以后的人生发展造成障碍。

 

萨提亚理论认为:每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时都是一块白板,他们对自己价值的认识是家长教育的副产品。孩子通过观察照顾自己的大人对自己的语调、眼神、口气以及他们在自己哭时的反应形成了自我认识。

 

贝贝因为父母的包办代替,觉得自己永远是个小孩子,他内心是自卑而缺乏成长动力的,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可以去做一些适合自己能力的事情,他把自己当小孩的自我认知阻碍了他去尝试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最终形成了他与实际年龄不付的行为模式。

 

改变贝贝的自我认知,发展贝贝的能力,首先需要改变贝贝父母的观念。

 

这对父母因为自身轻度残疾而担心自己不能成为称职的家长,以过度尽职来弥补自己的不自信,结果反而造成了孩子的问题。

 

通过这件事,贝贝父母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他们在咨询师帮助下制定具体方案,改变了照顾孩子方式的改变,为贝贝的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刊登于《新民晚报》“爱的教育”专栏      作者  吴亦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