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案例】新上海人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适应新学校

标签:
爱的教育亲子案例家长会育儿 |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
【亲子案例】新上海人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适应新学校

找回失落的自信
那天,工作室来了位15岁的女孩,豆蔻年华,正是人生中如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年纪。
小女孩五官长得挺不错,白皮肤丹凤眼,嘴唇红润润的,一看就是讨人喜欢的那种。可是走进来时却低着头、弓着背,整个身体蜷成一团,好像正闹肚子疼似的;脸上也没有笑容,表情凝重,若有所思,浑身上下全然没有青春少女的活力。
女孩妈妈说,这孩子近半年来整天蔫蔫的,做什么事情也提不起劲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也不知是怎么啦。去精神卫生中心做了检查,医生说没有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有些轻度的焦虑,希望能得到咨询师的帮助。
女孩话不多,明显有些内向,回答问题挺认真,看起来很乖巧的样子。
她曾经是个非常优秀的女生,在整个小学求学期间,学习成绩总排在年级前三名。她也曾经是个快乐的女孩,至今仍然挂念着远在几千公里外的好朋友,留恋过去那些快乐的时光。
可是,自从她跟着父母来到上海,成为新上海人后,她的世界就变了。
在新的初中学校,她明显感到自己与上海同学的不一样。带着外地口音的普通话和蹩脚的英语发音,让她不敢轻易开口。因为上英语课时被全班哄堂大笑过一次,从此她觉得自己是全班最差的学生。
失去了原来熟悉的环境,离开了熟悉的朋友,她生命的热情和活力好像也从此消失了。
从心理方面分析,女孩的问题很清楚,是明显的环境适应不良。
青春期本来就是一个孩子心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度期,孩子的内心充满了似是而非的混乱和对即将进入的成人世界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恐慌。这时期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让这个原本心理准备不足的女孩不知所措,在学校环境、生活习惯、同学关系、学习成绩的巨大变化和落差面前,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她仿佛在一夜之间从骄傲的公主变成了灰姑娘,她再也找不到朋友的支持、老师的赞赏、自己的自信,她感觉自己内心失去了快乐,再也笑不起来了。
为让女孩快乐起来,帮助她重建信心,获得生命的动力,咨询师首先从认知治疗入手,帮女孩重新评估她新的生活学习环境,理智分析她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与她一起讨论、寻找化解的方法。
同时,指导她从寻找每天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快乐入手,改变负向的思维模式,帮助她换种眼光看世界,在寻找快乐的过程中不断积聚生命的能量,重树自信,勇敢面对困难,积极适应新环境。
终于,女孩重新找回了自信,扬起了生命的风帆。
——刊登于《新民晚报》“爱的教育”专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