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君亦言】家长别急,每个孩子都有能力交上属于自己的朋友

标签:
爱的教育家长会育儿亲子案例 |
分类: 亦君亦言 |
【亦君亦言】家长别急,每个孩子都有能力交上属于自己的朋友
经常见到为孩子交友问题焦急的家长。他们信奉在现代竞争社会,从小就善于交友的孩子将来才会有出息。于是,孩子才两、三岁,就急于让孩子学习叫人打招呼,教导孩子与其他孩子分享玩具。
殊不知,孩子天性各有差异,有的内向,有的外向,有的羞怯,有的勇敢,行为表现也各不相同,有些事情强求不得。
而两岁多的年纪正是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关键期,表现出小气不愿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的行为正是他在学习划分自我与他人的界限;而家长不顾孩子心理发育的年龄特点,强行要求孩子分享的教导,反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曾经有一位妈妈在我们的乐事家长会上指责自己6岁的女儿没有礼貌,说凡是家里来了客人,无论如何教导,甚至是责骂,孩子就是不愿跟客人打招呼。她恨恨地抱怨自己生了个胆小害羞的女儿,不如住在隔壁的女孩子那么大方可爱。
其实这位妈妈的女儿只是天生比较内向羞怯,并非不懂礼貌;而与客人打招呼也不是只有叫人才算呀,对着客人点头微笑,为客人送杯茶水,都是有礼貌的打招呼方式。当孩子不愿意叫人时,家长不必强迫,换一种孩子接受的方式,同样可以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有意思的是,后来这位妈妈在我们的指导下不再强逼孩子叫人,三个月后却突然发现,家里来客人时,女儿自己竟然主动开口叫人了。这女孩进入小学后也很快交上了朋友,老师的反馈也不错,并没有出现妈妈担心的状况。
还有一位初一的男生被妈妈带来咨询,妈妈说儿子太内向和木纳,属于“三棍子打不出闷屁”的那种,还说儿子口拙不善表达,担心孩子以后不会交际会吃亏。而那个男孩自己也承认这点,并表示希望能帮助改善。
咨询师经过了解所得出的判断却并非如此。那个男孩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语言表达也相当准确,与咨询师对话交流没有任何障碍,而且他在学校也有两、三个好朋友,这样的孩子怎么会是 “口拙不善表达”、“不会交际”的呢?
原来是妈妈觉得儿子不太愿意与陌生人相处,在交友上不够主动,所以就对儿子交友能力有诸多担心。
事实上,有的人喜欢呼朋唤友、朋友满天下的感觉,而有的人只愿意深交几位真正的朋友;有的人经常主动出击到处交朋友,有的人更愿意先做好自己,静待有缘的朋友送上门。各有交友的方式,都不缺交友能力。
那位男孩其实根本不缺交友能力,是妈妈的过分担心误导了他,让他对自己这方面能力失去了信心,当然在交友过程中就更加不会主动了。但即使这样,这男孩仍然有几位真心的朋友,因为他学习成绩出众,而且愿意帮助朋友。
很多人不知道,生活中,朋友其实是种互助关系,能力、背景不在同一圈层的,即使你努力去讨好巴结,也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曾遇到过一位因为自己在学校交不到朋友而痛苦万分,甚至想要休学的的高一女生。她曾经让妈妈去买了很多女孩子喜欢的玩意儿,每天带去送给同学,希望有人愿意与自己交朋友;结果却伤心地发现,那些同学收了自己的礼品,却仍然没有把自己当作朋友。
后来她在咨询师的帮助下,通过发掘自己的特长不断成就自己,结果那些原先看不起她的女同学却主动来讨好她了。掌握了交友真谛的女孩,从此再也不担心自己没有朋友了。
家长别急,每个孩子都会交到属于自己的朋友,关键是,家长先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长处,让孩子自信而有能力。那些交友的小技巧,反而是次要的,因为大家真正需要的是真诚而有能力帮助自己的朋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