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子案例】高一男孩的两面人格

(2016-04-25 10:04:08)
标签:

爱的教育

家长会

亲子案例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亲子案例】高一男孩的两面人格

两面小鑫  

 

小鑫读高一了,长得很高大,青春的脸上经常挂着可人的微笑,这个大男孩文静而有礼貌,与同学关系很好,学习成绩也不错,算得上是个人见人爱的阳光男孩。

 

这个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的下午独自来到了咨询室,进门时与咨询师打招呼,仍然是那张阳光灿烂的招牌式的笑脸。坐在椅子上与咨询师谈话,也是中规中矩,温和而谦逊。

 

然而,在咨询师真诚而关切的询问下,那张灿烂的笑脸转眼间阴云密布,涕泪纵横,他说,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内心一直非常痛苦,这些年来活得实在太累,已经快崩溃了。

 

原来小鑫在单亲家庭长大,母亲独自抚养自己的辛苦和劳累从小便在小鑫的心中留下阴影,他总觉得是自己拖累了母亲,强烈的负疚感使他从小就表现得很乖,处处谨言微行怕给母亲惹麻烦,时时扮出可爱的笑脸讨别人喜欢。

 

记得四、五岁时,母亲经常因为加班很晚才回家,他独自在家怕得要死,却在母亲面前装得若无其事。在幼儿园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也是有泪往肚里咽,就怕母亲知道了伤心。他时刻提醒自己要把最好的自我展现在人们面前,只是为了给妈妈争气。

 

在这样压抑自我的环境下长大,他的外表与内心渐渐脱离,可爱的外表下煎熬着一颗愤怒、扭曲的心灵。终于有一天,他再也忍受不了内心的痛苦,决定求助。

从心理学上分析,假如孩子在小时候没有获得足够的爱,其内心一定会有很多孤独和失落。

 

假如孩子小时候孤独、恐惧的情绪没有得到大人足够的安抚,情绪的宣泄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在内心留下愤怒和恐惧的黑洞。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内心也会惶恐不安,迷失自我。

 

小鑫表面上的“乖”掩盖了内心深处的恐惧,也使他长期得不到母亲应有的关爱,带着这副假面具生活,让小鑫人格分裂,痛苦不堪。

 

咨询师帮助小鑫看清楚自己的问题,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适当争取自己的权利,同时,通过冥想的方式来接纳自己内在的负面情感,给予自己的心灵所需要的关爱、疼惜。

 

并且放下自己的假面具,学会以真实情感示人,改善母子关系,懂得更多地爱护自己,也会把这种爱自己的行为转移到爱自己的母亲和身边的其他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小鑫最终走出了心理阴影,真正成为了阳光少年。

 

——刊登于《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作者  吴亦君  资深媒体人,《新民晚报》“爱的教育”专栏作者,上海乐事社工事务所副理事长,上海市心理康复协会理事,华东理工大学MBA职业导师,社工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欢迎关注“亦君工作室”

咨询热线:15202184158

 

如果您有孩子的成长问题、心理问题、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咨询,每天900——2000,欢迎拨打我们的热线,我们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您服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