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事家长会】鼓励孩子真的有效吗?

标签:
家长会爱的教育亲子案例育儿 |
分类: 亦君家长课堂 |
【乐事家长会】鼓励孩子真的有效吗?

家长问 :
乐事家长会上,经常听到有些家长说:“老师,我也一直在鼓励孩子啊,可是好象没什么用。 ”
也有家长说:“我不鼓励还没事,一鼓励说孩子是天才,可这小子功课没长进脾气却见长,眼里没老子啦!气得我狠狠揍了他一顿。”
还有家长说:“我家孩子做啥啥不像,你说我能鼓励他什么呀?”
如何鼓励孩子是门学问,鼓励只有运用得当,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亦君工作室答:
一、
1.宽容、接纳的态度
要鼓励孩子,父母首先要有勇气面对孩子的不完美,要有气度接纳孩子犯错。当孩子遇到挫折,犯下错误之时,也是孩子最无助、最沮丧之际;此时,他们最需要的,不是父母的指责、教训,而是父母真诚的接纳和鼓励。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须有一颗真诚的宽容、接纳之心。
2.平等、尊重的态度
鼓励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更不是盛气凌人的教训,它需要平等、尊重的态度。父母只有完全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鼓励才能真正被孩子所接受。
二、
1.着眼于积极的方面
对孩子的鼓励必须着眼于积极的方面。如孩子主动学做家务,虽然做得不像样,但父母可以通过肯定孩子的动机来鼓励孩子继续尝试和学习。
还有,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但他学习还算努力。父母此时就不能眼睛盯在学习的结果(成绩)上,而要先肯定孩子的学习过程(努力),然后再鼓励他去寻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努力找到解决的方法。
再有,孩子以前从来不肯整理自己的房间;有一天,妈妈发现他竟然主动整理了自己的书桌。虽然整个房间还是很乱,书桌也整理得不符合妈妈的标准;但这时妈妈还是要由衷地肯定孩子的进步(从不肯整理到主动整理),肯定他自己整理书桌的行为,肯定孩子具有整理书桌及房间的能力,鼓励他下次再接再厉,把房间也一起整理好。
2.鼓励孩子发挥特长
很多父母觉得无法鼓励孩子,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几乎一无是处。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能,就看父母从何角度去认识。
中央电视台曾经有一档节目,介绍了一位患唐氏综合征的叫赵治的孩子和他的父母。当这个赵治长到16岁时,在专门教育智障儿童的培智学校已经学了6年,可还是连2至4的加法都不会。但他的父母却没有放弃这个先天愚型的孩子,经过仔细观察,终于发现他有学武术的潜能,结果经过父母与赵治共同的艰苦努力,赵治最终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中获得了武术冠军。
当父母觉得找不到孩子的长处时,请想想赵治的故事。父母该明白,不是孩子没有长处,而是我们常常缺少发现的眼睛。有时,是世俗的眼光阻碍了父母的发现。父母的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看不到孩子的其他方面。
不管孩子目前的学习成绩如何,每个孩子一定都有自己的长处,都需要得到肯定和鼓励来发挥他的潜能,获得成长的动力。只有得到肯定和鼓励的孩子,才能有自信、有勇气,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个性品质,才能走向成功。
因此,父母应该忽视孩子的短处,从孩子的长处入手,鼓励孩子发挥潜能,不断成长。
3.注重孩子的自我鼓励
父母对孩子的鼓励,更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自我鼓励。因为,只有孩子把父母的鼓励内化为自我激励;鼓励,才真正有效。
如:汪洋在小学时学习成绩一般,但他写得一手好字。父母一直肯定他的写字,说从学写字上可以看出,他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汪洋记住了父母的话,他相信自己能写得一手好字,就一定能在学习成绩上更好。于是,他在初中时更努力学习,初中毕业后考进了市重点中学。
孩子自我鼓励的作用是无穷的,父母一定要注意培养和开发
——摘自亲子心理教育专著《其实你不懂孩子的心》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