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案例】考试过度紧张导致对试题“视而不见”

标签:
亲子案例爱的教育家长会育儿 |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
【亲子案例】考试过度紧张导致对试题“视而不见”

他为何对考题“视而不见”?
恒是个初三的学生,随着中考的临近,最近考试出现了异常情况,数学成绩一路下滑。妈妈责怪儿子近来贪玩不够用功,恒自己却觉得很冤枉。
因为数学一直是恒最喜欢的学科,他最近学习也没有懈怠呀,上课认真听讲,老师的讲解都能完全听懂,回家作业也做得整整齐齐。
那么,是考试时紧张啦?恒觉得自己在考试时也没有紧张的感觉,而且数学是自己的强项,连稍弱的语文、英语考试都没有紧张,数学应该也没有理由紧张啊。更奇怪的是,最近考试成绩也只有一贯最强的数学出现下滑,语文和英语却仍然保持正常。
在咨询师的耐心引导下,恒仔细回忆了自己在考试时和考试前后几天的情景。恒说有一点自己也觉得奇怪,就是在数学考试时,自己经常会出现漏做题目的现象,不知怎么的,有些大题目明明有两、三道小题目,可自己做的时候,竟然像被催眠了一样,会视而不见。
而且在交卷前最后检查的时候,也仍然没有发现。但一旦交了卷,尤其是晚上回到家,那些漏做的题目和答案又会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弄得自己懊悔不已。
从心理层面分析,恒出现的考试失误,与过分期待成功所引起的考试压力有关。
数学是恒最喜欢又拿手的学科,中考临近,恒迫切地希望能取得好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优秀。这种过度期待的成就焦虑让恒在数学考试的前一晚因紧张失眠,又在考试过后的晚上因后悔再度失眠,家长的批评自责更加重了恒的自责心理,使他更紧张和焦虑,结果在考试失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至于恒在数学考试中出现的“视而不见”现象,与大脑的注意力特征有关。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紧张时会进入对某一事物的高度关注状态,而进入高度关注状态会使大脑的注意力范围变得异常狭小,结果出现“视而不见”的现象。
恒之所以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考试时的紧张,也是因为注意力高度集中造成的。而恒的考试失误仅在他最看重的数学考试中出现,不怎么看重的语文和英语考试却一切正常,更证明了恒的失误与对考试的成功期待和紧张有关。
找到了问题的原因,我们一方面通过认知疗法调整恒对考试的认知,另一方面指导恒做放松训练,教会他在考试中感到紧张时即刻放松自己的方法。同时,也帮助恒的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失误,在恒遇到困难时,不自责批评,而是多鼓励多陪伴,给予孩子更多的心理支持。
咨询师与恒及家长共同努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刊登于《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