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案例】妈妈不守信儿子失望愤怒

标签:
亲子案例爱的教育育儿家长会 |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
【亲子案例】妈妈不守信儿子失望愤怒
失效的亲子协议
浩是个初二学生,因为懒散拖拉,学习不自觉,与妈妈闹矛盾,跟同学打架等行为问题,被妈妈带来做咨询。妈妈希望儿子能变得懂事些,改变这些妈妈看不惯的行为。
咨询中了解到,妈妈是个强势的母亲,喜欢对儿子的事情一切包办。进入青春期的儿子,则对妈妈的管头管脚越来越反感,为了摆脱妈妈的控制,故意以各种妈妈讨厌的行为来反抗。于是,一个原本乖巧听话的小孩变成了反叛捣蛋的“刺头”。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浩的行为表明了他自身心理上的成长,反叛行为的背后是独立意识的建立,而青春期孩子令强势父母感到头痛的“不听话”,是孩子长大成人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于孩子怎么做,更多的在于家长对孩子行为的反应。
孩子本身就像一只具有良好弹性的皮球,父母拍皮球有无技巧、所用之力合适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只皮球是否可控、能否保持合适的弹性。
强势父母的高压,则往往造成这只皮球要么泄气拍不起来,要么强势反弹完全失控。而胆小懦弱、依赖缺责任心的孩子,和反叛枉为、捣蛋滋事的孩子,都不是父母愿意看到的。
在咨询中,我们帮助浩看到自己内心成长的需求,同时也意识到作为一个长大的孩子所应负的责任和行为规范。浩表示愿意做出改变,但也提出希望妈妈给自己多一些自由,让自己有一定的自主权利。
妈妈看到儿子的改变非常高兴,也当场答应了儿子的要求。于是,这对母子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订立了一个亲子协议,双方都对自己的行为改变作出了承诺。
遗憾的是,一周之后,当浩与妈妈再次来到咨询室时,咨询师希望看到的亲子关系改变并没有出现,相反,这对母子的矛盾越来越深啦。
妈妈说这个儿子实在让人失望,儿子却说妈妈说话不算数,以后再也不相信妈妈了。说到妈妈的不守信用,委屈、愤怒使这个十四岁的男孩伤心地哭了。
原来,上次咨询回家后,浩很认真地照亲子协议的内容去做了,可是却发现妈妈还是原来的强势态度,一点也没有改变。自己努力做到了协议中的承诺,提前完成了作业,也提高了测验成绩,结果妈妈却不遵守协议,仍然不给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看来,亲子协议失效的原因在于妈妈只希望儿子改变,却不肯改变自己。
在我所做过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成功案例中,几乎都可以看到父母的努力和成长。看来,帮助父母认识这个问题,与孩子共同成长,非常重要。
作者